三星东芝走了,把工厂搬去了越南;阿迪耐克走了,把工厂搬去了越南;富士康也把厂搬去了印度。但令人没想到,等到生产iPhone14了,富士康又加大了国内工厂的招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67%的手机产量。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关闭在华最后一家手机工厂的三星,也正准备重返中国西安建厂。
这些企业之所以搬走,都有相似的理由,那就是中国人工成本太高了。成本高不可否认,但却不是唯一原因,更多还是因为竞争压力大和不愿意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正所谓“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十年以来,国内一直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不是一直被局限在帮人搞代工的层面。正是在这种持之以恒的情况下,中国今年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国市场是自由的,品牌来去也是自由的。前几年,中国制造产业正处在升级转型期间,这些大厂的离开确实会带来一些影响,比如就业岗位会减少。可是如今基本上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已经有了可以替代的品牌。苹果、三星转移产能,小米华为荣耀立马顶上。就拿今年上半年数据来说,国内手机出货量1.36亿台,国产占比84.5%,既每卖出100部手机就有近85部是国产。
情况来到下半年似乎更为猛烈,先是来自国内平台唯品会的数据,7月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呈现火热状态,小米、荣耀、VIVO等品牌销量倍增,来自95后的订单增长了10倍。就在本月,沉寂已久的华为也开始爆发,华为官网预约量超245万,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情况更甚,出现卖断货、一机难求的大畅销。
手机领域只是一个代表,这样的情况在汽车、鞋服领域同样在上演。以前,外国大牌们搬走,认为是节省人工费的好办法。但现在越来越发现是给自己挖了坑,国外供应链、人工素质根本无法和中国市场相比,自己原本有的市场也在被国产或者其他国家的品牌所替代。当下全球消费都趋于疲软,如果再失去中国消费市场,对一个品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品牌们纷纷重新回来布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企业之所以搬走,都有相似的理由,那就是中国人工成本太高了。成本高不可否认,但却不是唯一原因,更多还是因为竞争压力大和不愿意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正所谓“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十年以来,国内一直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不是一直被局限在帮人搞代工的层面。正是在这种持之以恒的情况下,中国今年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国市场是自由的,品牌来去也是自由的。前几年,中国制造产业正处在升级转型期间,这些大厂的离开确实会带来一些影响,比如就业岗位会减少。可是如今基本上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已经有了可以替代的品牌。苹果、三星转移产能,小米华为荣耀立马顶上。就拿今年上半年数据来说,国内手机出货量1.36亿台,国产占比84.5%,既每卖出100部手机就有近85部是国产。
情况来到下半年似乎更为猛烈,先是来自国内平台唯品会的数据,7月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呈现火热状态,小米、荣耀、VIVO等品牌销量倍增,来自95后的订单增长了10倍。就在本月,沉寂已久的华为也开始爆发,华为官网预约量超245万,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情况更甚,出现卖断货、一机难求的大畅销。
手机领域只是一个代表,这样的情况在汽车、鞋服领域同样在上演。以前,外国大牌们搬走,认为是节省人工费的好办法。但现在越来越发现是给自己挖了坑,国外供应链、人工素质根本无法和中国市场相比,自己原本有的市场也在被国产或者其他国家的品牌所替代。当下全球消费都趋于疲软,如果再失去中国消费市场,对一个品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品牌们纷纷重新回来布局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