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杨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迭代,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业务融合应用蓬勃发展,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
事实上,移动通信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一直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最富有含金量的亮点之一。在经历3G追赶,4G并驾齐驱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在5G领域已发展成为“领头羊”。
来自2022世界5G大会的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和用户数均占全球60%以上。而据新华社9月9日报道,记者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信息通信业跨越式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信息化、网络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其中便包括:“强调工业和信息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网络强国战略再次被提及。
近十年来,我国在信息通信行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仅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还将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也实现5G引领的跨越。
在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历史性完成“光进铜退”改造工程,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百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从无到有,占比达到93.4%,千兆用户数突破了5000万。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5G基站建成开通数量累计达到196.8万个。
截至今年7月,工信部共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许可了770MHz带宽5G中低频段频率资源,许可的中低频段频率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占国内已许可所有公众移动通信频率资源总量的69.4%,有力保障了我国5G规模部署和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频率资源。
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十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服务也持续普惠民生。在数字便民方面,我国网络提速降费深入实施,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了近40倍,移动网络单位流量的平均资费降幅超过95%,这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设备制造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在“互联网+”方面也蓬勃发展,2021年底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
“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主题为“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网络强国战略加速5G创新
网络强国需要创新驱动。而5G作为全球科技革命中的引领性技术,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要素,不仅将激发新型消费和投资、促进就业创业、解放生产力,还将重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治理,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000亿元,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将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直接创造超30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超过8万亿元新兴消费,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
今年是5G商用的第三年,我国在5G网络用户、5G终端普及和应用方面都实现了全面领先。三大运营商近期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收入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上半年的5G套餐用户数合计达9.28亿户,其中,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最多,达到5.11亿户,中国电信为2.32亿户,中国联通为1.85亿户。
作为推动5G发展的重要力量,5G终端的普及也备受外界关注。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467.2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3.7%;1~7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24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21款,占比分別为79.3%和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