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定位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新型实体企业,一端连接着消费互联网,一端连接着产业互联网。在数智供应链的打造方面,截至目前,在整个京东自营商品超过一千万SKU、服务超过5.8亿用户的基础上,京东采购自动化率达到85%,库存周转天降至近30天,达到世界级领先水平。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400个仓库,仓储总管理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在全国94%的区县和84%的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在工业品流通层面,京东工业深入行业一线,在工业企业的园区、厂区、产线旁,建设了企配中心、京工柜、智能移动仓等一系列面向工业产业供应链管理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来构建满足B端工业品履约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交付保障中心。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脱胎于整个京东数智供应链实践,在此基础上深耕金融科技近10年,懂供应链也懂金融,这是我们全面投身于这份事业的基础条件。
京东科技早在2013年推出第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保理融资产品京保贝,去服务京东自营的广大供应商。此后携手银行等合作伙伴,陆续推出了服务于链属中小微企业的采购融资、动产融资、仓单融资、信用融资、融资租赁、企业支付、票据平台等多种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
基于这些业务的实战化锤炼,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所沉淀的是,基于云计算、机器学习、隐私计算、产业知识图谱等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包含产品设计、系统建设、智能信用评估、多头贷款识别、智能反欺诈、贷中风险监控、贷后风险管理等全链路的产品设计能力、全流程风控能力和智能运营能力。
单从风控能力看,截至目前,我们在用的风控策略已超过5000条,可实现1周内完成项目评审及系统数据对接,单笔业务秒级审批,自动化率达95%以上,相关业务资产不良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如今,京东科技致力于从京东供应链走向产业供应链,全面开启走出去的战略。京东科技集成京东集团全部技术服务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以“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双链联动集合成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模式,助力地方政府和大型产业集团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化方式连接金融机构化解不同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助力政府和行业各方构建国内更加强大的统一大市场,助力经济增长动力的恢复。
也就是说,京东输出的是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而实际去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是产业方和金融机构。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核心定位是,通过服务核心企业、产业服务平台、政府平台以及产业园区等供应链上的主体企业和组织,形成基于供应链交易或企业真实经营数据的金融资产,并通过科技手段将非标资产标准化,依据资金方的风险偏好及价格匹配资金,输出资产,促进平台的流量交易规模化,最终成为资产、资金的高效对接的生态服务平台。
下面向大家分享下我们已经落地的一些行业实践:
在大宗贸易产业链,我们助力厦门国贸打造供应链管理协同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双平台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增强内外部业务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流转效率,整合外部仓储物流、加工、金融机构等产业资源;依托业务场景提供反向保理、应收融资、未来货权、采购融资、订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外,还结合风险评估,优化风险策略。
在大消费产业链,我们助力古井集团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包括了上游供应商融资管理系统、下游经销商业务系统、二批终端业务系统、票据服务系统等场景的金融服务,并可助力古井集团接入外部和内部系统数据,实现现有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并建立风险决策中心,实现相关准入、反欺诈、量化定价。
在能源产业链,我们助力中国海油旗下中海信托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重点围绕中国海油旗下自建电商平台“海油商城”部署研发中海信托-贸易融资系统模块,更高效便捷助力能源产业链下游经销商缓解资金周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