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三易生活曾为大家带来过早期冷门机型和冷门手机主控的回顾,以及相关测评内容。

随后我们注意到,大家对于LG的“NUCLUN”SoC很感兴趣。其实这并不奇怪,毕竟“NUCLUN”作为LG曾经试图攀登自研SoC之路的第一步,起点其实并不低,但错误的产品战略(首发机型为仅限韩国销售的冷门衍生型号)以及后续错误的代工厂选择(寄希望于Intel 10nm),却直接“坑死”了原本很有希望的这条产品线,也顺带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LG移动业务的倒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大家之所以对LG NUCLUN非常关注,除了它本身冷门、少见的属性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作为手机厂商“自研SoC”的特殊身份,以及仅仅只发布了一代就无疾而终的命运。

说到这一点,自然就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LG NUCLUN在时间上相距不久,但同样具备“首款自研芯片”身份,同时也仅仅只出了一代、就没了下文的另外一款SOC澎湃S1。

恰好,我们三易生活也有一台品相完好、至今仍能正常工作的小米5C。于是,在对其进行首发测试足足五年半后,我们再次翻出这款机型,并对它所搭载的“小米首款自研SoC”进行了一次追加测试。

首先从基础设计上来看,发布于2017年的澎湃S1使用了28nm制程打造。其CPU部分是由四颗2.2GHz的Cortex-A53与四颗1.4GHz的Cortex-A53组成,GPU部分则为主频高达922MHz的Mali-T860MP4。

事实上与同期的旗舰SoC相比,澎湃S1的综合性能并没有输太多
说实在的,这种“四个高主频小核+四个低主频小核”的CPU设计,如今看来虽然挺不可思议,但在当年却是一种已经被反复验证过、在性能与能效比上颇有可取之处的设计思路。比如联发科Helio X10、海思的麒麟930/935,甚至比澎湃S1发布时间更晚的高通骁龙630,也都采用了这种CPU架构方案。

而且从我们的实测成绩来看,澎湃S1的单核与多核性能甚至也不比当时的旗舰SoC差很多。要知道在当时的同价位段,骁龙625和联发科Helio X10还在大行其道。与它们相比,澎湃S1的CPU性能甚至是可以小胜一筹。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硬要说澎湃S1的CPU部分“不够强”的话,那么它的GPU性能则绝对足以在当时的同级SoC中称王了。要知道,即便是到了现在,主流的千元机SoC也往往是GPU比CPU设计得更“缩水”,但澎湃S1却是一款GPU配置比CPU更激进的SoC。

而且在升级到最终的正式版系统(MIUI 8.1稳定版)后,澎湃S1的3DMARK跑分成绩,甚至比它在这款测试软件数据库里留下的记录,要足足高了一倍多。

这是什么概念?诚然,我们要承认澎湃S1本身的GPU规格放到现在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也就比一些2022年的入门款产品略高一点。但回溯整个智能手机的发展史,能够依靠持续的驱动、系统优化,给一款SoC提升100%的图形性能,无疑是极为少见的(不能说绝无仅有,因为还不肯定是不是有其他产品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