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年前的作文中,他写道:我会当一辈子程序员。由此可以看出,雷军对编程有着狂热的爱好。
并且,在20年前的《电脑爱好者》杂志上,雷军曾说过:编程不只是技术,也还是艺术,程序员只需要有类似艺术家对艺术一般的追求,才能真正打造出好的产品。
雷军写代码的水平,他曾在一个节目上提到过,他说,有人评价自己的代码“像诗一般优雅”。
雷军在写代码时,不仅将其看作一项任务,“如果碌碌无为,为交差写点程序,这样的日子太好混了。”他的出发点可能还包括,思考这个代码写的是不是优美,性能是否优良,代码是否稳健,结构是否清晰,能否再重构。
2020年6月,在B站的一个访谈直播活动中,雷军在给后辈的寄语中不断强调代码要整洁,逻辑要无懈可击,自己写的代码要达到例程(示范程序)的程度。
许多年后的今天,尽管雷军程序员的身份已经逐渐被许多人忘记,他依然能在演讲中与大家分享他在写程序时总结出的经验。
“可能出错的地方,一定会出错。”对于每一个地方一定要检查,只要你用这种认真的精神去做每一件小事,就一定可以做好。
04
大学四年都用来写代码的程序员:马化腾
![](http://imgq8.q578.com/ef/0924/fbd6ea8a27d13bf6.jpg)
马化腾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他当年学编程用了最笨的方法,即“抄代码培养感觉”。
1989年,马化腾以739分的高分考入深圳大学学习,很快在计算机方面展现出巨大天赋。
大学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在机房编程,甚至把机房键盘锁死,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四年里,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编程上,甚至都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进入当时的传呼机市场巨头润迅公司写软件,一写就是五年。
1998年腾讯成立,刚开始为了支撑公司运营,马化腾除了写腾讯本身的业务代码,还接下很多外包项目。他的勤奋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理科生,马化腾大多数时候都沉浸在计算机房里,大学期间关于管理公共事务,掌管公司方面完全没有展现出出众的才华。然而就是这样的他,一手成立了腾讯公司,并将其发展成为全球500强。
05
代码与营销能力兼备的程序员:史玉柱
![](http://imgq8.q578.com/ef/0924/8728a4c5ec54aec6.jpg)
提起史玉柱,大多数人不算陌生,因为他是知名品牌脑白金的推广者。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曾经也是一名程序员。
史玉柱早期创业,曾一个人编写文字处理软件,代码数量达到50万行,其中,很多关键模块甚至是用汇编语言完成的。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时,巨人汉卡前两个版本的主要代码,都是出自史玉柱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