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动辄高达200多万的新能源重卡再次被推到台前。
日前,宁德时代发布消息称,其首创的MTB(Module to Bracket)技术,将应用于重卡换电市场。该封装模式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40%,重量减轻10%。同时,电池支持自由组合方案,可以在140KWh-600KWh范围自主配置。

宁德时代称,每10辆重卡或工程机械,其中有9辆都配套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没有进一步解释其统计口径,但是它显然是指电动重卡和工程机械中的占有率,而非所有车辆。
事实上,不只是宁德时代加速重卡换电场景的应用,近期头部主机厂均加速在新能源商用车的布局。德国当地时间9月19日,比亚迪在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亮相商用车刀片电池,现代汽车与依维柯集团合作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卡车。
然而,虽然宁德时代强调自己在电动重卡市场的占有率很高,一个惨淡的现实是,电动重卡和工程机械的总保有量并不高,距离取代传统燃油车还有遥远的距离。
在重卡市场,动力系统已分化出三条路线,柴油石油的传统燃油、燃料电池以及纯电动。
从市场渗透率来看,传统燃油重卡仍占据主导地位。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重卡全年累计销量139.5万辆。其中,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约1.04万辆,燃料电池重卡全年销量779辆。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不到1%,远不及乘用车市场的20%。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驱动以及上游技术推动电池成本下降,传统燃油重卡被氢燃料重卡和纯电重卡取代是必然趋势。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曾告诉观察者网,预计3-5年年,氢燃料电池有望大规模商业化。而东吴证券预估电动卡车要到2030年,电动卡车渗透率可能达到15%。
电动重卡和氢燃料重卡离大规模落地还差什么?
电动重卡的怪圈
一辆电动重卡的价高达100万,特斯拉semi卡车更是达到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0万元)。
而同吨位的传统燃油车重卡价格只有一半左右。以货运热门重一汽解放J6P为例,其售价在40万左右,牵引总质量40吨,整车重量8.87吨。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电动重卡满载最大重量82000磅(约合37吨),但并未说明Semi的本身车重。
不过,有专家预估,如果要达到800公里续航,仅电池的重量就已达到4.5吨。车身越重,意味着载货量越小,经济效益越低。
当前,电动重卡装配量较大的是宁德时代供应的一款282KWh电池包,以中短途运输与为主,集中在港口集装箱转运、煤矿倒短、坑口转运等固定路线。
如果摆脱里程限制,进行长途运输,这有和卡车自重轻量化设计背离。
以运煤车为例,根据卡车自重用户敏感度分析数据显示,运煤车辆自重每减少100kg,车主一年将增加3500元左右收益。
补能体系建设或许能更有效平衡里程焦虑和载货量两个矛盾点。一辆乘用车的电池包大约在50KWh左右,一辆电动重卡的充电量接近5辆乘用车的充电量。发展快充模式是一方面,但从时间成本上考量,换电模式的补能效率显然更大。
对于消费端而言,重卡换电站的铺建直观感受是使用费用的降低。根据信达证券估算,2021年,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为528元、电动汽车百公里综合成本只有441元。
不过,协鑫能科数据显示,单个重卡换电站项目总投资约在2314万元,约为乘用车换电站的两倍。
同时,重卡换电站运营成本还包括投入使用后产生的购电成本、劳务费用以及设备维护费用。
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告诉观察者网,三一重工、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等头部商用车厂商布局电动重卡,重卡电动化趋势明显。从销量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纯电动重卡销量接近一万辆,增长速度超5倍。这也要求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投建速度要跟上。
现阶段,单车成本和换电站成本,仿佛按下葫芦浮起瓢,总有一头难以解决。不打破这个怪圈,电动重卡的推广就无从谈起。
氢燃料还差什么
使用成本更高、售价动辄200万的氢燃料重卡到底有没有未来?
氢燃料电池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首选,日本押宝无数,是持有专利数最多的国家。但目前来看,氢燃料电池不仅使用成本高,本质上并不“环保”。
首先是制氢,共分为化石原料制氢、电解水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以我国为例,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化石原料制氢中煤制氢的氢气价格约为10-15元/kg;天然气制氢的氢气价格约为15-20元/kg。工业副产氢副产焦炉气制氢价格一般不高于12元/kg,烧碱副产物制氢等价格一般不高于18元/kg。电解水制氢又分为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是最为绿色环保的制氢方式,成本也最高,价格为30-40元/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