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国各芯片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少厂商转用国产自研芯片。无论是汽车、手机还是电脑,都出现了国产芯片的踪影。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进口芯片数量同比去年已减少了240亿颗,下降11.4%。
最近,中科院在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a-IGZO(非晶铟镓锌氧化物)是目前实现高密度三维合成的优秀材料之一,对提高晶体管在芯片上的集成密度,有显著的帮助。
为了探索a-IGZO晶体管的极限微缩,科研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了性能优异的双栅a-IGZO短沟道晶体管。据称,该成果的相关文章已入选demon session以及2022 VLSI文章。
这几年,半导体芯片产业日趋成熟。像:紫光展锐、智芯微、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一个个优秀的芯片厂商逐渐走进我们的视线,国内半导体行业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年代,未来的趋势便是追上国际一流水平!
除了传统的半导体企业外,手机圈中同样涌现了很多自研芯片的公司!除了华为之外,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小米。
在2014年,小米便组建了自己的芯片团队,花费三年时间,十多亿的资金,发布了首款自研的SoC芯片澎湃S1。自此,小米就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直到了现在。
去年,小米发布了两款自研芯片,澎湃C1和澎湃P1,一款是ISP专业影像芯片,一款是快充芯片。要知道:自研芯片并非朝夕之功,能在一年内发布两颗自研手机芯片并成功量产,这在国产手机厂商中是非常罕见的。
今年,小米在小米12S Ultra一款手机上,就同时搭载了澎湃P1、G1两颗自研芯片。全新的澎湃G1是一颗电池管理芯片,用于优化手机电池续航、提升电池使用寿命。除此以外,有数码博主在对12SU进行拆解时,还意外在手机内部发现了:疑似澎湃C2的ISP芯片。
作为全球第三的手机品牌,小米的野心绝不止是:ISP芯片和电池芯片。此前央视对小米芯片架构师的采访中,左坤隆博士提到:ISP芯片只是起步,最终还将回归到手机的核心部件SoC芯片当中去。
国内企业如火如荼地进军芯片领域,可以预料,在未来无论是芯片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都不会是欧美一家独大,而我国必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国产厂商的加入,越来越多自研技术的诞生,光明的未来必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