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产轴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要认真聊它,得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东莞凭借毗邻香港,综合用工成本低等优势成为 “ 世界工厂 ” ,成为全球电脑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地。
IBM 亚洲区副总裁李祖藩曾在一次展会上说 “ 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 70% 的电脑产品缺货 ”。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今的国产轴三巨头:凯华、佳达隆、TTC ,在东莞以及周边的惠州诞生了。
最开始,他们都不是做机械键盘轴的。
比如,凯华最开始就是给联想、戴尔做电脑台式机的电源开关的,1997 年前后,开始给罗技、双飞燕们提供鼠标左右键的微动开关、鼠标滚轮以及鼠标滚轮编码器等。
在凯华们努力耕耘鼠标微动开关时,电子竞技逐渐被认可,DNF、CF 这些大型网游不断涌现,极度火热,带着高端外设的需求稳步提升。
2011 年,雷柏找到凯华,希望老朋友帮忙研发机械键盘上的微动开关。
当时大家都认 Cherry ,为啥雷柏要玩个花活?
—— 被逼的。。。
凯华业务部的万总跟差评君说,“ 当时 Cherry 产能不多,采购周期非常长,最少要半年的时间 ”。
对于键盘厂来说,眼瞅着市场不断增长,自己的赚钱速度却被上游卡脖子了,这哪个生意人能坐得住?
2011 年 7 月,凯华跟雷柏合作,推出了雷柏 V7 ,搭载的是凯华黄轴,这是全国第一款国产轴。
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段,佳达隆老总汪总收到了一把 Cherry 键盘,对于 Cherry 轴的手感,他非常喜欢,于是这个技术男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东西,咱家也能做。
非常古早的,佳达隆第一款量产轴 KS-1
随着需求供应差不断扩大,坐落于东莞、惠州的这批工厂,凭借地理优势率先知悉新的需求,陆续开展起了轴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