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 近日,市场分析机构IDC发布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AI质检整体市场将达到9.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
据介绍,IDC近日发布的《中国AI赋能的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分析,2022》报告,对工业AI质检产品形态、各重点行业应用进展、市场格局、厂商布局、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工业AI质检重点集中在4类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应用,激烈竞争下厂商寻求差异化竞争。
IDC指出,工业AI质检已经从前几年的试点应用,走向规模化复制推广。通信和电子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消费品和原材料4个行业是目前工业AI质检的主要应用行业,合计占据了91.5%的市场空间。4个重点行业贡献了目前AI质检主要的规模化应用场景,但新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涌现。
同时,云服务商、AI质检创新企业、机器视觉软件企业3类背景的企业在市场有较早的参与和积累,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机器视觉检测装备商、综合AI企业、工控自动化企业、通信运营商等5类厂商也都在加大投入切入市场。
IDC认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目前工业AI质检市场仍将持续碎片化格局,厂商收入以6,000万元人民币和1.5亿元人民币为界,大致分为3个梯队,一部分做的早的厂商凭借场景规模化复制,取得市场领先。不少在市场有一定基础或专职细分领域的厂商收入来到6,000万-1.5亿元的区间,但向上突破面临压力。为更好应对碎片化场景的挑战,标准化、轻量化和增值化成为厂商产品的发展方向。
IDC还表示,工业AI质检在行业应用渗透率还在较低水平,长期看仍有显著发展空间。但短期内市场增速或将受到疫情及部分下游行业不景气影响。IDC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AI质检整体市场将达到9.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在部分下游行业不景气等需求不利因素影响下,厂商间发展差距预计还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