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点不授权不行吗?一般来说,安卓手机里的App在弹出索要权限的菜单后,如果你选了禁止,要不就是根本不让你安装,要不就是已经安装了,但打开后强制退出软件,哪怕这个软件只是用来听音乐的也会这样。
所以你想用吗?想用的话,必须交出权限。而这个问题,iPhone手机就不存在。因为iPhone不是必须要用到的权限,不绐授权也必须可以正常使用,否则就不允许它上架了。
有些安卓用户可能说:没事,我知道App的权限都在哪里设置,不就是在“应用访问授权”菜单里吗?有什么“位置信息” “存储空间” “日历”等,我先安装,然后再把那后面对应的权限从点亮状态变成灰色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这样做不一定管用。你可以试试一些地图导航的App,当你禁用了位置信息后,再多打开几次,就会遇到位置信息的权限莫名其妙被解禁了。而且,就算授权位置信息那里一直是灰色的,你还是躲不过去,比如微博、贴吧等,照样可
以给人推荐附近的人。
所以,想保护个人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只使用iPhone手机,在弹出索要授权菜单后,只允许它在使用期间获得权限,而不是永久。这样,隐私被分析出来的次数至少比安卓手机少9 9 % 以上。
如果是安卓手机的话,从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说,MIUI 系统和鸿蒙系统相对好一些。那些不知名的手机,不要说保护我们的隐私了,它连自己的电池都保护不了,十几个App互相争着启动,互相杀对方的进程。那些手机随时随地都是烫的,充满后几个小时电池就被耗干了,因为装在那里的众多App们都使尽浑身招数互相PK呢。
个人信息有多值钱呢?
2015年,有个App叫考拉征信,当年还是央行备案的、可以开展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业务的一个App,然后它在2018年因为贩卖个人信息被查处了。3 年时间,它靠卖个人信息非法获利3800万。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App都在用各种方式搜集我们的定位信息、通讯录、相册访问权限的原因。这些东西就算不往外卖,自己用也是很值钱的。越大的App越渴求这些数据,所以哪怕网信办几次三番的警告和公示,效果也不明显。
而有意思的是,有些厂商走出国门马上就会规矩很多,因为国外惩罚比较严。
例如欧盟有《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违反的企业罚款额是2000万欧元,或者全球年营业额的4%,取两者数值最高的那个罚。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早上刚注册了一个看房软件,下午就会接到房产中介电话,第二天不知道哪儿来的贷款平台,甚至股票微信群主都纷纷打来电话加你入群,这样的事在国外是不会发生的。否则,第二年那个看房的App就会因巨额罚款而消失了。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罚款数额巨大才形成了更好的App权限使用规范,但其实,深层原因是把个人信息当作个人财产一样认真保护。这一点能不能执行到位的先决条件是,真的对个人财产做到了保护。而个人财产能不能得到保护的更加先决的前提条件是,得有明确的个人财产。然而目前很多被侵犯的当事人都无法判断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是不是属于个人财产,也没觉得这个多么严重的事情。而这,也是每个手机今天每天被定位3691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