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2022云开发技术峰会上表示,云计算已经进入到了云原生时代,不仅要实现“资源云原生”,还要实现“开发云原生”和“应用云原生”。
针对开发云原生,汤道生指出,云原生时代的开发有三个显著特征:资源服务化、协同云端化和编程低码化。这些最终把开发者从复杂繁琐的编程、协同管理与服务运维中解放出来,让研发更简单。
2018年开始,腾讯云联合微信推出云开发系列产品,其中包括基于Serverless架构的云开发,以及基于容器架构的云托管。作为一项整合微信开放能力和腾讯云原生能力的服务,云开发对开发者更加友好、更加易用,让开发者无需考虑服务器运维等后端问题,专注于功能实现。
到目前为止,使用过云开发的开发者已经超过300万,近七成的新增小程序选择使用云开发,云开发的日均调用次数超过30亿。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开发者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参加2022云开发技术峰会,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对于云上开发的思考和展望。
云计算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今年,腾讯完成了全面上云,成为业界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这背后是云计算的不断成熟,技术的深度和广度都进一步延展。
如果说十年前的云计算更多是指基础设施上云,今天的云计算已经进入到了云原生时代。在云原生时代,不仅要实现“资源云原生”,还要实现“开发云原生”和“应用云原生”。比如我们的腾讯会议就是一款“生于云、长于云”的SaaS产品。
今天我重点来谈一下我们对开发云原生的理解。我们认为,云原生时代的开发,有三个显著的特征:资源服务化、协同云端化和编程低码化。最终把开发者从复杂繁琐的编程、协同管理与服务运维中解放出来,让研发更简单,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愿景并不遥远。
首先,资源服务化。
通过将底层资源封装,以服务的形式提供,开发者无需考虑服务器搭建和运维问题。
比如,容器技术将软件运行环境打包成一个“集装箱”,方便在不同环节进行传递;Kubernetes将容器的调度和部署标准化,让开发运维人员不再关注资源层面的调度及容灾。还有无服务器架构Serverless,大幅降低了开发者对部署、运维、监控、扩容的投入,让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与产品功能。
从2018年开始,我们对外推出了云开发系列产品,其中包括基于Serverless架构的云开发,以及基于容器架构的云托管。云开发整合了底层的IaaS基础设施,封装为对开发者更加友好、更加易用的PaaS平台服务,让开发者无需考虑服务器运维等后端问题,专注于功能实现。
到目前为止,使用过云开发的开发者已经超过300万,近七成的新增小程序选择使用云开发,云开发的日均调用次数超过30亿。
很欣慰地看到,很多开发者、创业者伴随云开发一路成长。据我了解,云开发有一个用户,是做“剧本杀SaaS”的创业团队。创始人说,使用云开发,5-10分钟就能实现一个小程序从无到有,这是技术给他们带去的巨大红利。目前,这个团队维护着数千个微信小程序,服务数千家剧本杀店,每年的营业额最高做到700万。
其次,协同云端化。
从开发环境到测试、运维、部署都在云上,开发者可以随时随地协同。
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着很多开发者背主机回家的图片。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画面可能会成为历史。我们给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平台,让开发者不再依赖本地物理环境,让云上开发更简单、更便捷、更安全。
比如,云端开发工具Cloud Studio,将本地开发环境搬上云端,让开发人员可以远程查看、编辑、部署代码,就像使用腾讯文档一样进行协作。代码不落地,也可以满足企业的合规需求,保证代码安全可控可审计。
面向软件研发中的设计环节,我们结合腾讯自身的实践,沉淀出了设计协作平台CoDesign,目前也已经向外部用户开放,方便设计师和产品、研发上下游高效协作。
面向研发全流程,我们推出了协作管理平台CODING DevOps、TAPD等工具,提供代码管理、项目协同、测试管理、持续集成、制品库、持续部署等功能。开发者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构想-开发-验证-上线”的整套研发流程,覆盖敏捷开发全生命周期,有效解决项目进度可视化、跨地域高效协作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