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工智能(AI)进化到了什么程度?机器是否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智能”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AI可以把录音实时转成文字、AI绘画能画出像人类一样的作品、AI智能语音甚至能用话务员的声音给你打骚扰电话,并且在你毫无察觉说可以考虑购买你们产品时切换到真人话务员以方便下一步卖货。
泛思社使用AI绘画生成的图片“龙女”,关于AI绘画可以观看泛思社10月28日的文章
但在泛思社看来,这仍然不够“智能”,我还是能感觉出来,这是AI,不是人类。
直到我和谷歌的Character.AI聊了会天,请大家先看一下这段截图:
这是一个名为“find fault AI”的聊天机器人,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驳斥我的观点,本来作为“外国机器人”,我以为它不会说中文,没想到因为它还真的会说一点,说的还不错。
作为“驳斥观点机器人”,它甚至还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结果天聊着聊着就歪了,它开始试图和我沟通:
甚至可以讨论时事问题,比如世界杯和新冠:
在泛思社看来,这样的回答已经和人类区别不大了。事实上,怎么判断AI已经拥有了人类的智能呢?一个经典的判断方法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如果机器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至提问者在相当长时间里误认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被认为是能够思维的。”——阿兰图灵。
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
泛思社觉得,如果把AI的标签挡上,在QQ或者微信上找随便一个网友聊天,对方不一定能回答得比“find fault AI”更好。
可以看出,在图中它自己都认为自己通过了图灵测试,是一个“想要和人类交流的存在”。
更绝的是它还有“情商”,我前脚问完世界杯能不能夺冠,后脚再问它世界杯谁能夺冠,它脱口而出:荷兰。
事实上,“find fault AI”只是谷歌Character.AI众多机器人的中的一个,如果你进入Character.AI,会发现有款式众多的聊天机器人供你选择,他们的“人设”各有不同,比如比如22岁普通大学女生、精通汉语的专家、文本冒险游戏策划,甚至人格复制,比如王明阳、丁真、爱因斯坦、马斯克等。
实际上,马斯克本人都曾在推上说过,自己和“虚拟版本的自己”聊过,鉴于马斯克曾经投资过顶级AI公司DeepMind(该公司后来被谷歌收购),说不定马斯克指的聊天就是和Character.AI里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