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深圳“牛”!解析国家和普通人命运的关键年
1
这是深圳“大礼包”解读的第二篇。
最近解读很多,但大多都把问题看小了。
这不是一个城的事。
这2000字左右的红头文件,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关键词:
钱
分配
产权新高地
文件里所有关于“土地权利扩容”内容,实际上就是解决钱和发展空间的问题,补贴高端人才,减税降费,土地财政反哺实体钱从哪里来?土地筹码的扩容与加持就是当下不增加实体税负红线的突围。
文件里所有关于资本市场的论述,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退市常态化,其实就是在说“资本市场”这个定价和分配机制要搞好。
保护知识产权的篇幅其实是红头文件的题眼,大家要记住,世界所有资本都喜欢往产权保护最优的领域集聚,以前是中国的房地产,未来是将是资本市场的权益资产。
这一点早在2019年的年初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文件很长,大家自行搜索补充学习。
站在深圳特区40周年的特殊时刻,明天深圳会再次全球瞩目,一系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改革正在有节奏的落地,大规模的创新持续投入,全球最强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打造全世界最强大资本市场的野心,从投入到官方确权,再到定价与变现退出。
新的高层闭环,一个追求增量财富突围的战斗已经打响。
贫富之道,不可不察。
2
目前的共识:增长,可以解决经济旧疾。但是当下世界各国经济恰恰就是卡在了“无增长”的这个窄门里,进退两难。
存量博弈
民粹主义
社会撕裂
以及各种形势的街头运动
……
都是底层绝望的必然表达。
怎么办?
是继续欺骗式增长,财政部+央行继续狂印票子,贫富分化;还是“有形的手”直接快刀斩乱麻,重新分蛋糕?
已经是当今世界所有政治家,最大的选择题!
2020年上半年,经历了疫情碎钞机的打击,全球经济参赛选手的排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老美还是第一,但已经丢掉了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地位,中国依然是第二,却是下半年全地球村的希望。
按照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全球各国都病的不轻,都在围绕着如何突破存量博弈的困局而绞尽脑汁。
全球化的红利透支殆尽,实际上是科技滞涨,人口老龄化,自由主义分配秩序遇到瓶颈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
大家一起搭班子,过日子,突然没了增量蛋糕,必然迎来的是强者吃干吃净,弱者被挤出牌桌。
这就类似于一个锅里吃肉,肉多的时候,头狼吃饱了还能给其它选手剩一些,当某一天头狼还不够吃的时候,其它选手的命运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你比头狼更强干掉它,要么你干瞪眼,饿死。
任正非先生感慨的“赢家通吃”,其实就是这个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