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贷消费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网络借钱唾手可得。
一说到网贷,很多人可能会想到714高炮、校园贷、裸贷等非法借贷,其实我这里要说的是正规网贷——有放贷牌照金融机构(一般是小贷公司居多)的借贷。
首先网购可以贷款支付。淘宝/天猫/拼多多上购物可以花呗支付,京东上购物可以白条支付,唯品会上购物可以唯品花支付,苏宁上购物可以任性付支付,携程/去哪儿上住酒店、买机票可以用拿去花支付,甚至在美团上点外卖、购团购券也可以用生活费支付……
这里的花呗、白条、唯品花、任性付、拿去花、生活费等本质就是一笔借贷——某个小贷公司给你借款,你才可以赊账消费。
其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获得贷款…当然也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现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有金融板块——主要业务么……就是放贷。
看到心仪的商品,哪怕手里暂时没钱、也可以通过花呗/白条等先行支付,如果手里暂时缺现金,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借钱提现……在各种诱惑下,不少人买买买那叫一个爽快!
如果花呗/白条到了还款日但没有钱,还可以选择分期还款、当然得付手续费——这正是花呗/白条渴求的;如果借贷到期没有钱还,可以在其他平台借钱、归还这个平台的欠款——这就是以贷还贷。
不少人就这样就踏上了透支消费、借贷过活、甚至以贷养贷的不归路,不知不觉中就深陷债务陷阱。
不管是借钱购物,还是直接提款使用,除了让债务越来越多、远超自己的还债能力外,还有其他的坑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
02
网贷的坑
◆费率非利息,实际成本高
借呗/白条的分期费率0.7%/月左右,年费率也就是8%多点…很多人认为这资金成本不算高,毕竟是信用贷……而真实的资金成本却是需要乘以2倍的。
怎么理解呢?
这里的分期费用是以借款额为计费基数、而不是以使用额为借款基数,实际上你每月都要还本金、实际使用的资金越来越少,可是你每月还的费用却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你每月使用的借款逐月减少、可你每月支付资金成本却并没有随之减少。
记住:以资金使用额为基数计算的资金成本是利息,以贷款额为基数计算的资金成本很可能就是费用(贷款额≥使用额,每月还息、到期还本的贷款,就是使用额等于借款额)。
利息和费用如何转换呢?
利息=费率×2n/(n+1);
(n=分期的期数)
如果想要得到个大概的数字,直接把费率乘以2就是利息——资金的真实成本。
花呗、白条、信用卡分期、甚至装修贷分期的真实资金成本是多少呢?如下图:
或许它们的资金成本大致相同,但网贷还有一个致命伤——伤害个人征信记录。
◆网贷伤征信,影响再贷款
包括花呗/借呗、白条/金条、任性付/任性贷这样的小贷公司,一般情况下贷款的利息都比较高…银行也知道这个信息。
所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认为在小贷公司借过款的人、其资质较差——如果资质好,干嘛不在银行借低息的钱呢?
银行如何知道一个人是否在小贷公司借过钱呢?通过个人的征信。不幸的是,现在几乎所有小贷公司都会把借款人的借贷信息上传给央行的征信系统…不经意间,购物用的花呗、借钱用的金条,就这样上了征信记录、并伤害了征信。
你想买房按揭贷款、想买车分期付款、想装修做装修贷……这些贷款的金额都较大一般只能向银行申请,如果利率更低那支付的总费用就更少,所以这些贷款大家都在银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