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船长先后回顾了中国各省份和各大城市过去10年的增长情况,包括GDP、人均GDP等硬实力,也包括人口增长、消费增长,以及人们最关心的房价增长。(滑到文末即可查看)
而今天这篇,我们专门从另一个重要指标——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来聊一下10年来的城市格局变化。
01
广东一骑绝尘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既包括住户存款,也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和财政存款。
资金总量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而资金,则是经济发展的落点所在。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能从侧面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先来看看各省份的资金总量在这10年来的变化。

从2019年的资金总量排名来看,广东以23万亿的体量高居第一,也是唯一一个超过20万亿的省份,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商贸、深交所代表的金融力量,都从资金总量上体现出来。
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5个省市的资金总量都超过了10万亿,位居第二梯队。其中,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分列二、四位,作为各类企业总部布局最多的两个城市、投融资活动最频繁的两个城市,这个排名并不意外。
此后,还有四川、河北、河南等7个省份的资金总量都超过了5万亿,位居第三梯队。
而从2009-2019年这10年的排名变化来看,安徽和江西两个中部省份的排名都上升了5位,爬升最多。其次则是贵州上升4位,重庆上升3位,江苏、湖南上升2位。
这些名次上升的省份,全部来自南方。
山西,成为10年来资金总量排名下降最多的省份,下降了6个名次。传统煤矿业的没落,让山西逐步走出高光时刻,甚至连当时人人羡慕的“煤老板”都已淡出历史舞台。
其次则是下降4位的天津,下降2位的浙江、辽宁,以及下降1位的福建、陕西、云南、吉林、内蒙古、新疆、甘肃。
而这些名次下降的省份,除了浙江、福建,9个都来自北方。
这也成为南北差距拉大的缩影之一。
再来看一下各省市这10年的增幅,谁才是冠军?

其中,西藏以383%的增幅高居第一。但众所周知,西藏的高增速,全因基数实在太小了。2019年,西藏的资金总量也不到5000亿,全国垫底。
其后是贵州、安徽、江西3个省份的增幅都超过了300%,再加上身后的湖南和河南,增速前6位的省份,全部被中西部省份囊括。
此外,还有湖南、河南、江苏、重庆、新疆等18个省市的增幅,都超过了200%,算是达到平均水平之上。
而增速低于200%的共有10个省市,包括山东、上海、浙江等体量大但增速慢的省市,也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东北三省,加上排在倒数后两位的山西、天津,你能看到传统经济为主的城市,资金都在逐步逃离。
02
深圳拿下冠军
再来看看各个城市的表现,又是如何?

从2019年的资金总量看,排在前两位的自然是北京、上海,也是唯二超过10万亿的两座城市。
其后的两位——资金总量超过8万亿的深圳,以及超过5万亿的广州,一线城市的实力凸显无疑。
杭州成为唯一一个4万亿档次的城市,紧随其后的是西南双子城成都和重庆,南京、天津和苏州也都超过了3万亿。
注意,排在前10位的城市与GDP总量TOP 10城市基本一致,只有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南方城市占了多达8个。
从2009-2019年的排名变化来看,中西部城市再次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