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要炸?!关键数据突破极值,基金已成巨型风险“堰塞湖”
1
2020实属基金“爆炸”年,随着市场分化红利,擅长“抱团取暖”的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相当狂野。
不仅令“抱团”这个词再次喧嚣尘上,也点燃了广大基金散户们的投机之魂,别说什么跑步入市、排队开仓了,一千多亿的基金数小时之内就能被“秒光”,场内交易烈度都能达到让交易所限制基金融券的程度。
市场情绪狂热到令人怀疑:这到底是赶着去买基金,还是赶着去“抢银行”?
就连基金业内经理都已经开始普遍下调2021年收益预期了,而普通投机者却依然对市场上正在淤积的巨大风险视而不见。
前两天我专门写过一篇《股市“自由落体”,这会牛顿来了也不管用!》的文章,讲的就是当初南海泡沫下的市场病态狂热。
都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个不停重复过去的演员,除了每次妆容和衣着不同以外,故事从未改变,演出也从不停止。
他已经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了“当一个市场的投资情绪大面积扩散,且趋向狂热的时候,这本身就是最宏观的巨大风险”。
只是这个风险太宏观,大多数人置身其中,难窥其貌而已。
就像所有人都是一场疯狂演出当中的演员,眼中看到的只有姹紫嫣红的舞台灯光,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下一步该怎么抢到C位,感受到的都是身边人疯狂跳动时营造出来的激动氛围,只有当演出轰然谢幕之后望着满地狼藉,才能从重播当中发现,自己参加的这场演出到底有多么癫狂。
2
2020年是谢幕了,但演出还在继续,公募基金去年4个季度所有数据已经全部出炉,直接告诉兄弟们:创纪录了。
年末整体募集规模达20.16万亿,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当真是好大一块蛋糕啊!当真是一场饕餮盛宴啊!就这个体量,不知道基金经理们在贴足了这一波“秋膘”之后,考没考虑过最后该怎么收场,难道在演一出“一地鸡毛”吗?
这20.16万亿体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到底有着多大影响,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这么跟兄弟们讲:截止2020年12月,中国沪深两市,存管证券总市值四舍五入是96.75万亿,两市上市公司市值总和85.27万亿。
其中抱团的基金市值占沪深两市总市值23.64%!
这个数值让人猛一看可能会感觉不是很多,才两成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吧?
但这个数说的是市值,刨去上市公司市值中非流通股以后,这可就三分天下还多了。
而且鉴于近两年来基金抱团的力度,我们有一定的理由将这三分之一资金视为半个“有组织、有纪律、有指挥”的集合整体,而且随着未来基金领域继续升温,部分场外资金及场内“恐高”散户资金很可能部分转向基金投资,其体量极大概率会继续扩充,由此推动其市场权重继续增加。
在这个“集合整体”面前,除了少部分专业投资机构以及北上资金以外,没有统一指向性的散户资金和部分其他资金基本没有成为其对手盘的资格,可以说基金仓位已经成为了引导市场及大盘走势的最重砝码,其风险累积程度可以直接影响股灾发生的概率。
这三分天下已是极重的砝码和风险淤积了,但这是不出事儿的时候才能这么算。
为什么上面我说他们算“半个集合整体”,因为他们中间并不是真的有统一指挥,他们的统一性是其建立在各自利益趋同(注意:不是“共同”)的基础上的,你可以把这些资金理解为一个组织结构松散,但是数量巨大且个体战斗力很强的“海盗联盟”。
在市场行情向好,市场情绪狂热,资金推动有力的情况下,自然会轻松控制市场走向一路冲高,但是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或者风险的时候,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朴素价值观才是主导其行为的第一本能。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联盟的市场行为模式,那就是:攻如昆仑崩绝壁,退似漫山跑小鸡……
再加上来自散户的资金权重看似很大,可一旦出事儿了那基本就叫“不存在”,到时候能深度套牢死扛到底的,都算是侠之大者了,撒丫子跑路的场景可能比他们还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