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借债研发创新,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借债投入生产,带动就业和经济、积极有益;
个人借债消费,在获得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幸福感的同时,又拉动了内需;
……
借债的好坏体现在一个度上。适度负债,利国利民、利他利己;过度负债,祸害社会、损人不利己。
金融祸害的根源,是把钱放贷给没有还款能力、不能创造增量财富而又缺乏自控力的劣质借款人(非贬义中性词),就像月入3000元的屌丝、却获得了100万的巨额贷款…这是祸、不是福,对社会、对借贷者都是如此。
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把过多的钱借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低收入穷人、之后出现房贷违约酿成的,最后不仅美国遭受重创、还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而在诱导、甚至“胁迫”穷人过度负债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平台、商家/厂家等商品和服务售卖机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贫穷的乡村青年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成婚,看到银行的“彩礼贷”宣传、可能就此背负了债务;
尚在就读的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社会新人,因为花呗/借呗的诱惑宣传,顺势借贷上万元买了部苹果手机;
老人死亡或许已经背负巨债,可家人还要贷款、并用二十年时间去还债……
你不能仅仅埋怨这些没有偿债能力的人缺乏自控力,而忽视了外界环境的引诱误导。
让人欣慰的是、这一切正在改变,虽然来得有些迟缓。
宏观上在积极的去杠杆,具体表现为积极处置僵尸企业、不增加新的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融资三道红线和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
微观上去金融化、去泡沫化、风险有序暴露,具体表现为坚持房住不炒、严加楼市调控,P2P行业性清零、打破信托刚性兑付,互联网金融全部纳入监管,出台商业银行网贷办法、网络贷款管理办法、民间借贷新规,以及最近刚公布的禁止向大学生发放网贷的通知等等。
适度负债拉动经济,过度负债危害社会,引诱没有还款能力的人过度负债、只会酿造金融海啸。
这个金融祸源,总算开始严管、严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