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天津争夺中国第十城市,南京以490亿的优势基本站稳脚跟。
增速方面,40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增速超过10%。
其中,武汉也以18.8%的增速排名第一。今年注定是湖北和武汉的逆袭之年。
佛山、绍兴、潍坊、嘉兴均增长11%以上,位列前五。
佛山的高增长得益于二三产业的整体增长。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6%,33个工业大类中有20个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两位数。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五个支柱产业分别增长27.1%、24.4%、15.9%和14.7%。
结合固定投资增长15%、消费增长12%、特别是进出口增长37%,依靠制造业和外贸的佛山经济正在重回高位速度模式。
此外,苏州、常州、北京、青岛、无锡、徐州、合肥、南京、温州、南昌、成都、杭州、宁波、南通、厦门等城市增速均超过10%。
增速排名前20的城市中,南方有17个,北方只有潍坊、北京和青岛3个。
不得不承认,南方城市的经济活力还是要高于北方城市的。
仍有7个城市增速低于8%:唐山、扬州、石家庄、深圳、郑州、昆明和西安。
1
特别是西安,前三季度增速仅为5.7%,严重滞后。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5.8%,固定投资更是下降5.6%,都成为拖累增速的因素。
郑州增速相对较低,受暴雨洪涝影响较大。要知道上半年它的增速还是12.5%。
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3.9%,煤炭开采业下降22.8%,固定投资下降1.5%,房地产投资下降4%。面对前所未有的意外困难,实现7%的增速实属不易。
这些外部环境的突如其来的变化,正在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
随着新一波疫情的蔓延,年末的城市格局或仍会发生变化,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