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追赶:为什么说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目的地将是中国?
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半导体产业大规模转移,为什么说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目的地将是中国?

第一次:1970年代,从军工时代过渡到家电时代,半导体产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东芝、NEC等世界顶级企业。
第二次:1990年代,家电时代过渡到个人电脑时代,半导体产业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三星、台积电等强大的半导体企业诞生。
第三次:2010年代电脑时代过渡到手机和物联网时代,半导体企业正逐步往中国大陆转移。

一、市场最大
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三分之一,增长也是全球最快的地区,5G、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兴起,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还将快速增长,中国是全球半导体规模最大的市场。并且中国四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手机总出货量已超过全球手机出货量40%占比。
二、配套完整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并举及支撑配套业共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格局。在各个环节,都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其中主要包括华为海思、紫光展锐、中兴微、兆易创新等芯片设计公司,以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上海先进为代表的芯片制造商,以及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为龙头的芯片封测企业。
三、产能最高
依托全球最大的市场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国产替代会从低端开始,逐步向中、高端进军。半导体产业逐步进入国产替代进程,2017年-2020年间投产的半导体晶圆厂有26座位于中国,占全球新增比例42%。
每次转移都伴随着经济的转移,顶级人才的流动。而这第三次转移也不例外,大量的顶级人才流向中国大陆,比如此前有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台媒还报告称台湾至少有10%的芯片人才流向大陆地区。

而近日,曾经的日本半导体巨头掌门人坂本幸雄,也投奔中国,成为了中国芯片制造商紫光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这个举动令整个日本半导体界都感到震惊。要知道坂本幸雄在DRAM领域具有30多年的从业经验,是真正的巨头之一,曾经执掌日本半导体巨头--尔必达,曾是全球前20强的半导体企业。

小结:大陆半导体产业尽管在尖端制程技术还与发达国家有一段差距,但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仍有目共睹,结构正迈向高端化。中国半导体产业尚未攻克高端制程光刻机这最后一块堡垒,一旦中国在高端制程上完成技术突破,第三次半导体产业将从低端到高端全部完成到中国大陆的转移,期待这个过程在未来5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