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治疗风寒感冒可用食疗法 六款食谱轻松赶走感冒

常驻编辑 疾病调理 2021-07-09 感冒

感冒,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病,而在患上感冒后,大家要想尽快的治愈感冒,其对于自己所患的感冒类型也要提前了解,以便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而风寒感冒就是常见的一种,那么,治疗风寒感冒的食疗方有哪些呢?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1.神仙粥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料:糯米50克,葱白7根,生姜7片,米醋50毫。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法:将糯米冲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生姜,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使身体微热出汗。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2. 紫苏粥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料:粳米100 克,紫苏叶15 克,红糖。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法: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按,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3.五神汤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料: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茶叶6克,红糖30克。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法:将荆芥、苏叶、生姜切成粗末,与茶叶一同放入瓷缸内,用开水冲泡,盖严。将红糖放入另盅或碗内,用开水浸泡的药液,趁热倒入,与红糖拌和,置文火上煮沸,即可趁热饮下。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4.葱豉汤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料: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黄酒30克。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需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3.姜丝萝卜汤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料:生姜25克,萝卜50克。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每日1次,热服。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4. 香菜葱白汤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料:香菜15克,葱白15根,生姜9克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制法:将香菜、葱白、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风寒感冒吃什么食物好?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1、辣椒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辣椒大辛大热,辛能发散,热能祛寒,因此具有散寒发汗的功用,对于感冒风寒尤其适宜。《药性考》中指出:辣椒“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因此,风寒感冒食用辣椒是适宜的,而风热感冒最好不要食用。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用辣椒和生姜熬汤喝,又能治疗风寒感冒,对于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尤为适宜。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2、生姜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汗、解表祛风作用,适宜风寒感冒者食用。民间常以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患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可缓解,此时生姜就最好去皮,生姜皮有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且有止汗的作用,有悖于风寒感冒发汗的治疗法则。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3、葱白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葱白性温,味辛,具有调节体温,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减少和预防伤风感冒的发生。适宜风寒型伤风感冒者食用。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患风寒感冒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4、香菜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食经》言其“调食下气”。《食疗本草》言其“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香菜、鲜葱、生姜各适量。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2~3天。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得不说,在常见的感冒类型中,风寒感冒的发病率是极高的,而在患上风寒感冒后,患者在对治疗该病的方法进行选择时,就可以考虑本文所提到的食疗方法,以尽快的赶走感冒这种疾病。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生活中,肝硬化这一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损害极大,因此,人们在患上此病后,就需要及时的对该病展开相应的治疗工作,而在选择治疗肝硬化的方法时,本文所推荐的药膳食疗医治的方式,就可以考虑选择。sWM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如何避免在旅途中感冒
  • 一碗水感冒咳嗽都怕它
  • 洋甘菊能改善感冒和睡眠
  • 盘点可以预防感冒的4种食物
  • 感冒期间不要吃这些食物
  • 能够预防感冒的4类食物搭配
  • 秋季多吃这些食物能抗感冒
  • 冬季感冒别吃这10种食物
  • 感冒后不能吃哪些食物?
  • 感冒咳嗽一定不能吃这些食物!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