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吃鸡蛋常犯8个错 六类人不宜多吃鸡蛋

常驻编辑 饮食误区 2021-07-09 鸡蛋

吃鸡蛋常犯8个错 六类人不宜多吃鸡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鸡蛋常犯8个错 六类人不宜多吃鸡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用碗或灶台边缘敲破鸡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选择干净的灶台台面等平面(而非碗边)敲破鸡蛋,可以防止碎蛋壳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捞碎蛋壳带出蛋液造成浪费。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沸水煮鸡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正确的做法是,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等熟鸡蛋自然冷却后剥壳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样剥壳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让蛋白留在蛋壳上,造成浪费。省时省力又不浪费的做法是,煮好的鸡蛋捞出来后马上放入冷水,感觉不烫手时,尽快剥壳。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火炒鸡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糊,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煎蛋饼前使劲搅蛋液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使劲搅蛋液煎出的蛋饼口感偏硬。搅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气,如果搅时加点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饼不容易糊锅,还松软可口。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煮荷包蛋时加盐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煮荷包蛋时,只需在热水(不烧开)中加少许醋(而非食盐)。煮3~4分钟后,即可将鸡蛋捞出,这样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使用铁锅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用不粘锅做鸡蛋菜肴比用不锈钢锅或铁锅更好。原因很简单,鸡蛋一旦粘锅就容易变糊。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用鸡蛋做菜时,最后才放调料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炒鸡蛋和煎蛋饼而言,搅蛋液时或快入锅前,就该加入盐和胡椒等调料,确保调味均匀。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营养丰富的鸡蛋,有六类人群是要少食用的。  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1、蛋白质过敏者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些人吃了鸡蛋后会胃痛,或出现斑疹,这是对鸡蛋过敏引起的。鸡蛋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与胃肠黏膜表面带有抗体的致敏肥大细胞作用,即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斑疹等过敏症状。因此,此类人群不宜吃鸡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2、高胆固醇血症者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已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或可采取吃蛋白而不吃蛋黄的方式,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比蛋白高3倍,可达1400毫克每百克。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3、肾脏病患者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肾炎患者肾功能和新陈代谢减退,尿量减少,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全部由肾脏排出体外,若食用鸡蛋过多,可使体内尿素增多,导致肾炎病情加重, 甚至出现尿毒症。高血压晚期患者食用鸡蛋会引起肾中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损害和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应慎吃鸡蛋或遵医嘱。  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4、高热患者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鸡蛋中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进入机体可分解产生较多的热量,这称之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特殊动力效应以蛋白质效应最大,增加热量的效应可达30%左右。故发热患者吃鸡蛋后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如同火上浇油,于退烧不利。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5、肝炎患者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肝炎患者较多食用蛋黄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康复。因蛋黄中含有脂肪酸和胆固醇,而脂肪酸和胆固醇均需在肝脏代谢。肝脏的负担过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复,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黄。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6、初产妇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坐月子期间常以鸡蛋为主食,但吃鸡蛋并非越多越好。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内体液不足,消化能力随之下降,若产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负担,这时应以吃半流质或流质为宜。有些产妇为了加强营养,一天吃很多个鸡蛋,其实这对身体并无好处,产妇每天吃3个鸡蛋就够了。0CY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立夏后要吃好喝好 立夏吃鸡蛋的含义揭秘
  • 鸡蛋是好还是坏 得看个体情况
  • 鸡蛋的营养价值高 避免与鸡蛋同吃的食物大全
  • 鸡蛋虽好不可乱吃 吃完鸡蛋后千万别吃的食物
  • 给你早餐吃鸡蛋的理由 看后你一定会爱上吃鸡蛋
  • 健身时候如何吃鸡蛋 鸡蛋鸭蛋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 这样吃鸡蛋非但不补还伤身!
  • 吃生鸡蛋有什么坏处
  • 鸡蛋壳四种想不到的妙用!
  • 不用水煮鸡蛋 超好吃 谁不学谁后悔!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