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朋友们,纷纷在殡仪馆前,送上花圈和挽联,以沉痛哀悼这位年轻诗人的离去。

正在操办葬礼,千头万绪的张幼仪,依然在百忙之中,思考着与徐志摩过往的一切。写下“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悲失路;一朝惊鹤死,我怜弱息去招魂”的挽联。
回望过往情感纠葛
说起民国女性,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可能不是最出名的。但是她用自己的行为,展现出女性特有的坚忍与智慧,吹响了女性苏醒的号角。
张幼仪出生在江苏的富裕人家,兄弟姐妹众多,从小接触传统文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根植在女孩心中,无法改变的认识。
当时的徐志摩,接受西方思潮,主张婚姻自由。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迎娶张幼仪。

两个人甚至来不及好好相处,深入了解,徐志摩就给妻子打上了土包子的标签,认为张幼仪粗鄙不堪,毫无学识。无法忍受的他,扬言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1918年,为了让父母支持自己外出求学,徐志摩不情不愿地与张幼仪生下儿子,便义无反顾地离开。
那时的张幼仪,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丈夫对自己如此抗拒。她不断反思,苦读诗书,只期望有一天,能够与徐志摩谈古论今,修复感情的裂痕。
可惜世界上靠努力,能够得到许多东西,唯有感情不能强求。无论张幼仪如何向丈夫靠近,女人都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同和尊重。

她成为了丈夫急切想要摆脱的累赘。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正式与张幼仪离婚。
女人怀疑过自己,责备过自己,在经历痛苦挣扎之后,还是选择顽强地站了起来。
进入大学,讲授教育学课程,成为知识女性,还将眼光聚焦在商业领域。在银行和服装业,都做得风生水起,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时代女企业家。
当一个人本身变得强大无畏,就可以在伤口上,长出盔甲,抵御伤害。张幼仪活出了自己的成功,过上了向往的人生。

与徐志摩的曾经,对女人来说,不再是伤害,而是回忆。所以她写下了这幅挽联,认可着徐志摩的才华,为他的离去感到惋惜和伤心。
结语
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任何人都渴望拥有。可发生爱情的基础,不是外界的纷纷扰扰,条件匹配,而是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和一个独立的人格。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不迷失自己,始终不断地发展个体优势。就可以坦荡而开阔的,迎接命运馈赠的一切,哪怕没有爱情,依然能够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