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到广州上大学。有一天傍晚,学校广播站播放《在他乡》,异地他乡的游子心情油然而生。”“80后”陈国志说,如今再听,不仅能点燃青春的激情,还让人重温那段青葱岁月。
进入21世纪,随着华语乐坛的兴盛,校园歌曲也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2002年至2006年,我在东北师范大学上学。那时,我们流行听张惠妹、周杰伦、梁静茹的歌,我个人最喜欢张惠妹,很喜欢唱《给我感觉》《姐妹》《站在高岗上》等歌曲。”“80后”王雯说。
“90后”韦尚婷在海南上大学,时常回忆起大学时期一起“疯狂”过的那些人,听过和唱过的歌曲。“羽泉的《奔跑》是每次校园社团活动都会唱的歌,因为这首歌每个人都会。”韦尚婷说,皓洁月光下,大家围坐在操场上一起谈天说地,唱歌游戏,十分欢乐。
有人说,“90后”的青春里,周杰伦的歌声必不可少。他的每一首歌,不光藏着自己的故事,也在很多人难忘的青春记忆中留下烙印。“周杰伦刚红的那几年,还是卡带盛行的时代。十几块钱的一盘卡带,要忍住放学不买零食,攒很久才能买到。”何雯雯是周杰伦的粉丝,如今还收藏着磁带、CD唱片。
如今,听着《简单爱》《晴天》《七里香》长大的“90后”,都渐渐告别了热血而又单纯的青春。当初那个穿着红色卫衣,刘海遮住眼睛的大男孩也已结婚,成了父亲。(李艳玫)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