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试着主动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下课后,在他们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时,我放下自己经常对其埋头的画本,参与他们的聊天。
我经常插不上几句话,更多时候不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感到很束手无策。
我自我安慰,至少我开始融入到了集体中。
放学后,我主动等他们一起回家。
一路上 ,我尝试着和大家说笑聊天,却总是把天聊死。我绞尽脑汁思索着,怎么把话题弄得有趣些,却总是让聊天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此刻,我感觉此生做过的数学题加起来都没有这个难。
回到家,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画本,我陷入沉思。
在平时,我习惯一个人待着,或者埋头在画本上画画,或者独自刷刷题。放学路上,就自顾自欣赏路边的风景。
一个人,让我感到很舒服,很自在。
而试着融入圈子后,我放弃了平时做题,画画的时间,只好再找时间补,降低了做事效率。
我不会活跃气氛,生怕把天聊死,使劲思考话题,却总是让场面更尴尬。
我试着融入集体,却总是插不上话,不像其他人一样如鱼得水,乐在其中,反倒把自己弄得不知所措,身心俱疲。
我开始审问自己: 当你在试图融入圈子时,你真的感到快乐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强迫自己融入他人 ,只让我感到更加劳累。
可是,为什么别人就能在集体中那样自在和快乐?难道我真的是个不合群,不团结的怪人吗?
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偶然一次和班长聊天,谈到这事,她说:
“融入集体是治愈我的一种方式 ,在我难过时,和大家一起让我感到更放松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