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怪了,这五年,鸟们也是找上门来,多以喜鹊之多,有时麻雀也来光顾。鸟们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不分远方来客,不歧视外地人,在阳台窗户上来回行走,“偷窥”我们的生活,撒欢,叽叽喳喳,探头探脑,似乎找缝隙伺机飞进屋来,有时还啄得玻璃响,还 以为是隔壁调皮的小孩用树枝敲打玻璃。不知道是它的嘴痒痒还是想啄破玻璃进屋来,还是别有用心。
因为北方老刮风,平常很少敞窗户。一次,我卯起让灰尘飘进屋,让鸟儿进屋探个究竟。如能满足鸟儿的好奇心,打扫一天的卫生也是乐意。于是故意敞开窗,看你小鸟儿们是否真诚实意想进家里来。
等待是需要的耐心的,带着期盼和好奇的心情,躲在阳台门后等候了几个小时。奇迹真的出现了,一只喜鹊探访民宿成功。
开始,喜鹊溜溜达达,误撞到窗户空处,顺溜的飞进来。喜鹊一进到阳台里,我立即闪到阳台,迅速关上了窗户和阳台的门。接着,我和喜鹊展开了一场“搏斗”。在“搏斗”的时候,偶然发现阳台墙壁的颜色是天蓝色。
原因有偶,鸟儿们以为这里是天空。我自作多情,原来自以为鸟儿对我们家的喜欢的得意心情一下子跌落归零。
好不容易捉住了鸟,也许我跟它的“搏斗”动静太不斯文,惊吓了它,在搏斗的时候被它啄了一口。捉住它后,跟它瞎说了一通,管它听不听得懂。抚摸它,跟它说话,它倒是乖得很,喳喳喳的也是跟我瞎说一通。两个说着不同的语言,交流得也是蛮开心的。
不打算长期饲养,只是想满足它“探访”民宿的愿望,弥补上辈子失散的友谊,和同居一屋的缘分。
没有为它买鸟笼,用洗菜漏盆代替的鸟笼虽然简陋,也是体现了一份热情和还愿的诚意。为了教育孩子,让他从小有爱心,从小懂得爱护鸟类,保护环境。几天后还了鸟儿自由身,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
一个雪天的下午,我接读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在单元门前和孩子玩雪,孩子眼尖,发现一棵树下躺着一只麻雀,大声喊道:妈妈,地上有只麻雀。快过来,它肯定冻坏了。
麻雀躺在雪地上微微颤抖,看着一阵心疼。断定它撞伤或冻伤不能飞行,我毫不犹豫地想要 捧起麻雀,带回家暖活它。瞬间有一种思想提醒我松开了手,想把这个爱心让孩子来实现。
我要孩子捧起麻雀,孩子说 不敢碰。我立即捧起麻雀,不能因为现场教育孩子让麻雀挨冻。扒掉麻雀身上的雪,又哈了几口气预先暖和它。孩子把他的棉衣窝起来说:妈妈,把麻雀放到窝窝里暖起来。孩子的思想和主动,我心里涌出了一种感动和对麻雀的怜爱之疼,同时又为孩子的善良感到高兴和对他人生道路上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