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摆脱懒惰,勤奋向上,才能让你的生命更出彩。

耗生千忧
过度的精神内耗,会让人呈现出一种“低电量”的状态。
不仅会降低我们的行动力,还会影响到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甚至滋生出对自我存在的否定认知。
上映于2015年的意大利短片《星期六》,通过演绎一个孤独而纠结的独居男子的一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精神内耗的消极影响。今天看来,依然充满现实意义。
星期六的早上,男主人公一边吃着香蕉,一边在大脑中迅速地罗列着今天要做的事情:
洗碗、洗衣服、打扫浴室、给妈妈打电话、丢垃圾、支付账单,晚上再奖励自己做点有意思的事情......
脑海中的画面在不断地跳转顺序。
到底先做哪件事才好?这件事可以和哪件事一起顺便完成?每件事做了以后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是什么?
男主人公试图找到最佳的做事方法。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一天过去了,衣服没有洗,房间没有打扫,账单没有付,男主人公没有做任何事,身心却充满巨大的疲惫感。
影片只有短短的3分钟,却演绎了男主人公纠结的一天。
现实中的我们,如果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也许不知不觉中虚度的就是一生的光阴。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过:“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前行的路上,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象中的困难。
人一旦变成思维的囚徒,不仅体力和精力丢盔弃甲,更甚至于让做事的决心和意志力溃不成军。
摒弃过多的精神内耗,赢一场和自己的战争。
未来,面对任何困难,才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贪生万欲
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望,太过贪婪,不仅会失去已经拥有的,还会招致祸患。
人只有知足常足,才会永远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