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个问题:“在微信或qq上发‘在吗’,为什么让别人反感?”
其中有个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一般发“在吗”,很大几率都是有事找人帮忙。
这种情况下,你发了在吗,又不说事情,等人家回复了,再说要求,到时候人家很大几率不好意思拒绝。
你有事,就直接说明情况,如果想帮你,能帮你,自然就会回你。
而不是一句在吗?然后就不说话了。

图片来源:知乎@野蛮生长
有些时候,我们宁愿对方开门见山,直接说事,而不是一遍遍地问:“在吗?”
因为,看到具体的事情,我们的内心是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知道自己该不该帮,该怎样帮。
而一句“在吗”,却会让我们纠结很久,不知道对方到底有什么意图,会不会让自己为难?
作家林语堂说: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
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随意麻烦别人,是一种情商,更是一种修养。
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与其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不如努力强大自己,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自己动手处理的,就不要随意打扰他人。

何炅在《向往的生活》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要接受朋友之间疏远是常态,虽然我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