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世界,人来人往,不经意间,留下许许多多难忘的往事,有的往事不堪回首,有的往事回味无穷,有的往事发人深省,不同的三观,不同的认知,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感悟和启发。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反映出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作者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出生在东北,工作在南方,远离家乡在外打拼,最后又卖掉了南方的房子,回到了东北定居。
在决定回东北之后,家中的亲属都非常高兴,问寒问暖,都期盼着早曰归来,出门在外几十年,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为了早曰和家人团聚,提前出发,当时别提多有高兴,为了能早点到家,开车连夜兼程,一路上吃着面包充饥,正是三伏天,很热,但想起能马上见到亲人了,觉得浑身有劲,幻想一桌美食在等你。
一路上不时地接到亲人的问候,到哪了,注意安全,作者一边开车,一边报平安,经过三天的兼程,终于从上海到吉林,当作者推开门到老父亲家中,父亲和继母正在家中等候,忘着桌上饺子,作者无语了,桌子上只有几盘菲菜鸡蛋饺子,没吃几口就离开了,因为一路上上火,吃不下,想着去另外一个亲属家吃吧,当作者满怀希望到达时,人家已吃完,根本就没有接待你的意思,连问都沒问。
望着这些口事心非的人,以为做人做事很讲究,其实人都很现实,现实打破了作者的认知,羊肉贴不到狗肉身上,继母永远不可能成亲妈,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应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释怀了,假如亲妈活着,就会不一样的场景。
亲兄弟又怎样呢?没权沒势,照样不睬你,当今社会是利益高于一切。
亲情的淡漠,和渺视,让作者深感痛心,多年后心里不时出现涟漪,成为心中的一个难忘怀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