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风
世界冰冷而残酷。没有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必须深怀谦卑。我们必须看到宁静之美。我们必须隐忍地生活,这样命运之神才不会注目我们。———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岁月忽晚,人间已秋
“风 吹一片叶 ,万物 已 惊秋 ”。立在窗前,卷帘远望,岁月忽晚,人间已秋。原来从热烈的酷夏到恬静的凉秋,只需一片落叶而已。尽管暑气尚未消散,烈阳仍很嚣张,蝉声依旧呱噪。但是那个秋字一到啊,心尖上就有了一丝清凉之意。
等一场秋风起,吹去你满身的倦意;盼一场秋气凉,平复我烦躁的情绪。一片落叶,一弯新月,一溪秋水,一阵凉风习习…….于细微之处,我在耐心地等待一场清爽的秋意。
或许有人会很遗憾:“好不甘心啊,夏天都快过完了,还有很多心愿没达成。”再或许有人会很憧憬:“我积攒了整个夏天的情愫,就是想在秋天让你知道……”
让我们把那些踏过的荷香,听过的蝉鸣,摘过的云朵,看过的繁星……统统收藏在旧时光的盒子里。留待以后偶尔闲暇时,拿来轻嗅,用来倾听。然后莞尔一笑,不再言语。
季节的流转,多么像人生的轨迹啊。由夏到秋,恰似热烈蓬发的青年,渐渐走向寂寂无声的中年。磨砺风雨之后,由青涩到成熟,由躁动到沉寂,由浮华到稳重,而后归于平静,这就是生命循序渐进的规律。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不仅能取悦自己,也能唤起对自我的尊重。在秋天的第一个节气里,让我们享受一顿美味,斟一杯薄酒,敬旖旎之夏,敬清凉之秋!唯愿岁月静好,生活温柔。
读懂乡愁,已是中年
人间有四季 ,读 懂 已 是秋 ,正如年轻 不懂乡愁 ,读懂 已 是 中年 。每每听到宗次郎陶笛演奏的那首《故乡的原风景》,心中不免涌动出几丝凄婉,几许忧伤:那是深深的思念,那是悠远的回忆,那是浓郁的乡愁。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近几日,我回到了故土,回到了母亲身旁,一切如昨,温馨如故,终于不再牵肠挂肚。
在夜色的烟火浓浓时 ,我 提议 陪母亲 去 跳广场舞 。我紧紧 握住 她 的 手 ,带她 穿过马路 ,手心 还是 儿时 的 那个温度 ,那晚 我 耐住性子 ,在一旁 看 母亲 跳 ,看母亲 笑 ,看 母亲 开心 地 像个孩子 。
次日清晨, 吃到 了 我心心念念 的 荠菜饺子 与 野蒿馍 。母亲 知道 我总 惦念这些儿时 的味道,总会 在每年 的 春天 去郊外 摘得 一些 ,存进 冰箱里 冷冻几 个月待 我回家 。想着母亲 采摘 野菜 嫩芽的 模样 ,忽而 泪水 温润 ,内心温软 ,好像 一口 吃到了春天。
走进小城郊外傍晚的山林,踏着蜿蜒的山径,置身于故乡的青山碧水中。眼前空濛山色,澄澈秋水,晴空浮云,雀鸟纷飞。一朵流云,几许欢喜;一朵野花,几许柔情;一轮夕阳,几许悲怆。每寸土地,每棵草木,都令人欣喜驻足。
故乡,是每个人生命的来处。我们终其一生,都走在回归故乡的路上,让沾染尘俗的心灵得以栖息,得以净化。无论身处何地,故乡,一直永恒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