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学,应该点燃人性的理智,就像不灭之火,能够焚烧腐朽和阴暗,温暖心灵的同时指引读者走向光明。
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件事情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做成一件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以前,人们戴着面具,我能认清他们的面目。后来,人们都在演戏,我能看懂他们的演绎。如今,我看不清他们藏在面具下的一张张面具,现在,我看不清他们躲在屏幕后的第一张面具。
没有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检验,直接评价对错是非,其实毫无意义?即便多数人的观点压倒了少数人的观点,都没有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更具说服力。
我们似乎都走得太快太匆忙,来不及停下脚步感受所处环境和经历事物,吃饭的时候没有体验一顿饭的味道,喝水的时候没有体验一杯水的味道。
以前没想赚钱,面子薄过泡沫,一戳就破;现在为了糊口,脸皮厚成黄土,刀枪不入。
我们总是看见眼前的困难,忽略了未来的灾难。我们总是看见别人赚钱比我们多,忽略了别人暗自咽下的血泪。过于计较眼前利益和得失,将会拉低未来的层次和格局。
年轻人创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会活得像一句屁话!
希望下一代向往“诗与远方”同时,胸怀“家国大义”,懂得“明辩是非”。所谓“诗”是一生的修行,所谓“远方”并非一次旅行,而是“志存高远”。
为歌唱而写的叫“歌曲”,为乐器而写的叫“乐曲”。
幸福是什么?当人失去它?思念它的时候?它就是幸福。
书外的灵魂,扛起了肩上的责任。书里的诗人,祭奠着走过的青春。
如果把诗歌比作人的话,当诗歌没有音韵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是个哑巴。当诗歌没有节奏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是个瘸子。当诗歌没有情感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没有灵性。当诗歌没有意境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没有思想。诗,既然是人所作,应当具有人性的特征,诗的至高境界,是源自天地万物,感化世间众生。
只有心中装着民族的作家,才有可能成为大作家。心系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动笔的文学创作队伍才能深受人民群众的认可。
人的存在感,总是建立在别人的认同和需要之上。没有别人的认同和需要,人很容易失去自信,甚至有可能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需要而开始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