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评价和嘲笑,周梅森不为所动,继续坚持写作。
四年后,他成功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处女作,正式踏上作家之路。
2017年,由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火,让他一夜爆红。
正是因为忽略他人的评价,他才得以专心于创作,最终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村上春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别人怎么说与你无关,那就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寻求什么,我的人生是我的,你的人生是你的。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人生握在自己手里。
前进路上的指指点点,不如不理;让人不爽的冷嘲热讽,尽快忘掉。
学会屏蔽外界的噪音,才能在自己的节奏里,走好人生每一步。

2
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
海明威说:“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贾平凹在一次访谈中,讲过一个故事。
1997年,一位叫安波兰的法国翻译家,突然找到他,表示愿以1万美金买下《废都》在法国的版权。
当时这部小说备受争议,他遭到很多批判,处于人生最低谷。
所以一听到这个条件,贾平凹便欣然同意,很快签订了合同。
没过多久,一个懂法语的朋友来访,看了合同后说:“老贾,你被骗了啊。”
原来,合同上写的是1万法郎,而不是当时说的1万美元,两者相差四五倍。
贾平凹气得当即就决定飞往巴黎,和对方打官司。
朋友赶紧拉住他说:“你现在去打官司,你会法语吗?你有门路请律师吗?”
听到这话,贾平凹一下子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说:“算了,毕竟法国人能看到我的作品,终究是好事。”
很快,他就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但没想到,几个月后,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就传回国内:
法国版《废都》,一举拿下了法国三大文学奖之一的“费米娜文学奖”。
这次获奖,使得国内文坛开始重新评估《废都》,并最终肯定了它的价值。
事后,贾平凹心中百味陈杂,他也没料到,他放弃了一些利益,却扭转了自己的人生。
想起余光中在《舟子的悲歌》中曾写道:
“一条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了海鸥两三。”
人生少些锱铢必较,避免陷入利益得失的漩涡,才能多一些自在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