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经典语录

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将启动,计发基数6千和1万,补发相差多少钱?

常驻编辑 经典语录 2022-09-15 养老金   基数   多少钱   过渡性   都会   年限   个人账户   平均   基础   地区

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将启动,计发基数6千和1万,补发相差多少钱?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秋节后,时间进入九月中旬,今年一月份以来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按照前一年计发基数计算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的重新核算补发。那么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既然是计发基数变动引起的重新核算补发,那一定和计发基数的高低有关,有人向我们咨询,计发基数6千和1万,补发相差多少钱?下面,我们专题回答这个问题。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如何计算,哪些因素影响重新核算补发的金额?

众所周知,养老金是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其中个人西安同城交友聚会账户养老金计算很简单,由个人账户余额 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和计发基数没有关系,退休时就可以准确计算出来,不会因为计发基数变动而重新核算。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则相对复杂一些,公式为: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缴费年限 1%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见,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都需要退休人员所在地区的计发基数,计发基数和经济发放水平密切相关,不仅因地而异,还因时而异,一般每年都会有所增长。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重新核算补发多少养老金,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退休时间,也就是具体的退休月份,若今年3月退休,11月补发,那么就补发9个月的差额,所以同样条件下,补发月数越多,补发的养老金也相应更多一些;二是计发基数的多少以及涨了多少,计发基数越高、上涨越多,补发也越多;三是个人的养老金水平,通常养老金水平越高,补发越多。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计发基数6千和1万,补发相差多少钱?

目前,计发基数多数地区集中在6000到7000元左右,少部分地区在6000元以下,比如黑龙江为5865元,少部分地区达到7000元以上,比如,上海达到11396元。计发基数的多少是影响重新核算补发金额的因素之一,我们假设退休人员退休时间、补发月数、缴费情况等条件都相同,来举例计算看看计发基数6千和1万,补发相差多少钱?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设计发基数6000元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600元,前一年的计发基数为5400元,计发基数10000元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1000元,前一年的计发基数为9000元。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设老李今年三月份退休,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缴费年限为30年,没有过渡性养老金。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按计发基数6000元计算,其基础养老金=6000(1+1) 2 30 1%=1800元。按计发基数5400元计算,其基础养老金=5400(1+1) 2 30 1%=1620元。新计发基数计算的养老金高出180元,若十月份补发,那么,老李补发8个月的养老金,一共补发180 8=1440元。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按计发基数10000元计算,其基础养老金=10000(1+1同城视聊交友下载) 2 30 1%=3000元。按计发基数9000元计算,其基础养老金=9000(1+1) 2 30 1%=2700元。新计发基数计算的养老金高出300元,若十月份补发,那么,老李补发8个月的养老金,一共补发300 8=2400元。Fo3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以看出,计发基数6千和1万,补发相差960元,不过,这是在假设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同时假设了计发基数增长水平,如果其他条件有不同,都会导致补发数额变化。事实上,退休人员能补发多少养老金,不仅仅是由计发基数增长水平和计发基数高低决定的,还和退休人员有无过渡性养老金、缴费情况、退休月份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相关阅读:

  • 2022年养老金会18连涨吗
  • 2022年养老金上涨大约能涨百分之几
  • 2022年养老金还会上涨吗
  • 养老金交多少(社保交满15年新政策)
  • 养老金如何领取(初次领养老金需要什么手续)
  • 我今年44岁,交的养老保险是灵活就业20年,是继续交还是停
  • 江苏省养老金计发基数统一7974元,本省退休人员也全拉平
  • 5月份3类人面临7大变化 部分人最低多领近1200元
  • 这4类人养老金或将停发 2022年养老金新政策消息
  • 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可享税收优惠 具体政策有哪些?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