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普及一下,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把。传说吴刚因为学仙犯了错,被天帝贬到月宫去砍桂树,桂树高五百丈,什么时候他将这棵树砍断,就算刑罚期满。
可是这棵桂树是棵神树,随砍随合,因此吴刚伐桂,只能永远地砍个不停。人们在中秋赏月时,常将月亮上的阴影看做是桂花树,说是吴刚就在那里砍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秋节只是为了吃月饼。月饼是象征这团圆。实际上不然,中秋节还和我国的农业息息相关。秋天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农民一年的播种,就等着秋季的收获。每年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升起的时候,在露天的地方设台。将月饼、石榴、苹果、红枣等等,能代表丰收喜悦的果实,都是拿出来拜月。这种做法在我国很多地区还在延续。
能不少70后、80后的小伙伴,在中秋节这天晚上没有少偷其他人家的果实吧。在人的传统的思想中,拜月的礼品被偷后,并不会计较太多。而是觉得这是被月亮的人吃掉了。
在拜月结束以后,全家人围桌而坐。一边吃着丰收的果实,一边共赏明月。其实月饼在这个环节,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集在了一起。
当然在这个时候,也有远在异乡的他,可能正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亮衬托自己的情感,表示对自己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风俗
1、兔儿爷,兔儿爷是起源于明末。在明末是时候,兔儿爷是祭月的一种用品,后来就直接发展成为了小孩子的玩具。说白了兔儿爷,就是嫦娥身边的玉兔。
相传在某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人正在遭遇着瘟疫和饥饿交加的时候,兔儿爷就是人类送来了食物。解了人间的大难。真正的雪中送炭。
所以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人就要摆放着丰收的喜悦,来感谢兔儿爷给人间带来的幸福,也代表正是有了兔儿爷的保护,农村的庄稼才得以丰收。所以说兔儿爷是人间的救星,中秋就要拜它。
所以在中秋节这一天,人间用自己的心灵的手,你泥土塑造了兔儿爷形象。还特意给这个兔儿爷添加了一些元素进去。比如骑鹿的、有骑天马的、也有骑龙的。
不管怎么样都是人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期盼了。后来就发展成为了一种在中秋节这几天 小孩子的玩具了。

2、玩花灯
在中秋节这天,都很多特色的小活动,其中玩花灯都是具有特色的一种了,在传统节日中,有三大灯节。分别是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
只不过中秋节的花灯,主要是在以家庭和儿童为单位来举行的。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