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岁的小孩说自己活着没有意思,家人不理解,看着新闻上层出不穷的心理疾病低龄化也不理解,觉得是现在的孩子太矫情。
其实不是,是社会的节奏让孩子过度、过早地去学习,在压抑的学习氛围里丧失了童年应有的快乐。
一直被束缚在混凝土社会的孩子,和无拘无束奔跑在自然里的孩子,对世界的热爱是不一样的。
那一路和父母一起征服种种挑战的经历,会让孩子在面对未来生活的挫折时,知道如何去努力,如何去加油,如何坚持不懈地往前走。
那些刻在头脑中的美好画面,会让他在产生灰色念头时,认识到世界仍然值得热爱,值得勇敢守护,值得再次拥抱。
像某位摄影师说的:
“少年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在脑海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给予我们鼓励和勇气的,可能不是曾经说过的话,而是那曾经看过的风景。”
04
阿钭和乔爸乔妈的旅程还会继续,从前我曾想,父母到底该如何确保孩子一生快乐幸福的生活?
如今看了他们的故事,答案开始清晰:
比起足够的物质保障,其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颗温暖、健康且强大的内心。
不论是高山还是低谷,他都能乐观到拥有消化、解决所有问题的力量。
也许我们没法像阿钭和乔爸乔妈那样,带着孩子纵穿地图。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做到:
偶尔抽身工作和学习,放下手机,用心地陪伴孩子走出家门,去接触自然。
远一点可以是假期全家策划下两三日的远行,去看野鸟,玩新鲜的泥土,感受自然和自由带来的快乐。
近一点可以是小区的绿化,可以是某个公园,或是郊区的森林公园,父母子女交心的一场散步,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只要父母对孩子心里有爱和陪伴,家门口就是诗和远方。
最后,和大家分享两段话吧。
一段,是媒体采访钭皓倍时,他养育女儿的心得。
“以前,我们的父母总是帮我们选择好道路,但是在这个讲究开放和自由的年代,我认为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