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史玉柱赴深圳大学读研后,与董春兰开始了两地分居。这年12月,董春兰在合肥诞下女儿史静。
妻子生产时,史玉柱没有在身边,母亲和婆婆在医院照顾董春兰。
董春兰出院后,公婆将她接回怀远县城坐月子。担心丈夫分心,董春兰给丈夫写信:你安心读研,家里人将我照顾得很好,不要担心我和女儿。
爸爸角色激发了史玉柱前所未有的斗志,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努力奋斗,给妻子和女儿创造好的条件,让她们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史玉柱读研期间,只能寒暑假回合肥与妻女团聚,董春兰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女儿。虽然请了一个亲戚在家里帮忙,但许多琐事都要董春兰独立面对。
脆弱的时候,或压力太大的时候,董春兰就在家里流泪。但给史玉柱打电话时,她总是情绪饱满,描述女儿的可爱,说女儿给她带来的欣喜,从不提自己的苦和累。
可以说,史玉柱能走到今天,董春兰为他承担了很多。
1988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安徽省统计局就是处级干部了。这对一个年仅26岁,出身普通家庭的青年来说,已是巨大的成功和荣耀。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史玉柱却要砸碎铁饭碗去深圳创业。不仅领导同事感到不可思议,连妻子和父母都觉得史玉柱疯了。
董春兰阻止史玉柱:女儿出生咱俩就分居,现在你好不容易读完研,你又要人为制造分居,你想过我的感受吗?
史玉柱的父母更是来到合肥,天天守着儿子哭。史玉柱做不通父母的工作,就先从妻子身上入手。
他说:我才20多岁,想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让你和女儿摆脱普通人的生活。但即便我在合肥干一辈子,咱们也是普通工薪阶层。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想趁自己的心和血还是热的,出去闯荡一番,以后等我在深圳站稳了脚跟,就将你和女儿接过去。
董春兰清楚丈夫的性格,要是自己再强行阻止,史玉柱提出离婚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得妥协了。
随后董春兰反过来做公婆的工作。见儿媳妇都同意了,史家父母便不再反对。
1988年8月,史玉柱辞别妻女,去深圳下海经商。为了省钱,他住在深圳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去学校的电脑室蹭电脑。
当时史玉柱在编写文字处理系统,每天工作到深夜。后来学校管理员发现了,毫不客气地将史玉柱赶了出去。
史玉柱便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的电脑部,当时史玉柱身边只有4000块钱。
这年10月,史玉柱研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已经成型了,可没有钱打广告。于是他就在《计算机世界》杂志上先交4000元广告费,买下三分之一版面。
当时广告标题是这样写的《M-6401,历史性的突破!》
13天后《计算机世界》上市了,史玉柱一天就收到了5笔购买M-6401的钱款。史玉柱激动地给妻子打电话,说着说着,他竟流泪了。
电话那端的董春兰也喜极而泣。
03
短短一个月,史玉柱的销售额就突破10万元。他将这10万元全部投入广告,到1989年1月,史玉柱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