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北极冰山正在消失。根据英国利兹大学科学院研究数据表明:自1994-2017年不过短短24年时间,地球上已经有28万亿吨的冰雪融化,这其中有7.6万亿吨来自北极、6.5万亿吨来自南极,此外还有格陵兰冰盖和其他海冰。大家知道28万亿吨相当于什么概念吗?
如果将这些融化过冰水倒灌到中国境内,可以把全中国都淹没2.9米深,无人可以幸免;哪怕是珠穆朗玛峰在这海水面前都不过是小土丘,真正的巨山是冰水搭筑的海浪。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地球到底想干什么?又或者说,人类到底要干什么?
冰不平衡正在发生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球都在处于“冰不平衡”的状态。所谓冰不平衡,指的就是地球上每年“自产”的冰与消耗的冰不成正比,且总体呈现出持续损失的状态。
自1994年开始不到24年的时间里,地球已经损失了28万亿吨的冰,这显然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些消失的冰块大都分布在两级地区,北极的海冰,南极的冰架,还有的格陵兰岛和高山冰川。
以高山冰川为例,研究人员曾使用卫星数据做过建模分析,最后发现包括俄罗斯北极地区、亚洲高山地区还有安迪斯山脉都存在严重的冰川融化现象,而且它们的融化时间发生的更早。
从1962年到2019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27.7毫米,这几乎全都是由于冰川融化造成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冰川大幅度削减呢?
这要从1970年之前与之后两个时期说起。1970年之前主要是大气活动导致的气候结果,而1970年之后则更多是由人为因素干预而成。
科学家认为,地球在1970年之前出现过严重的冰层消融,而导致其损失的原因则是由地球上空大气融化驱动导致的。地球大气本身隶属于一种生态系统,一旦大气融化,就会直接导致气候调节的枢纽——海冰出现状态变化。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海冰流失同样会把结果反馈到海洋和大气环流上,并干扰中纬度地区的天气状况。
到了1970年之后,大气融化现象开始减弱,反观人类的自然活动开始主导地球环境变化,大约有70%的冰川质量损失都是发生在该时期,自然的影响反而相对开始减弱。
那人类有哪些活动直接导致冰川流失?植被大面积减少、碳排放量持续升高、工业污染、化学垃圾,还有对自然生物的猎杀。
人类主导了地球,同时也在不阿克苏市同城交友断破坏地球,可以肯定的说,如今全球变暖持续加剧,人类是最主要的元凶。当冰盖开始崩解时,两级地区的生态也将全面溃败,进而引发的后果不由得让人非常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