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福原千代,中年产女,曾是乒乓球运动员。
在纪录片里,千代对小爱不娇惯、不宠溺,教她克服困难,鼓励她坚强。
对福原爱非常严格,是因为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福原爱小时候吃的烤鱼、饭、汤、菜 …… 都是妈妈做的。
随处可见的薯片也自己做。
妈妈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却没见她休息。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以为妈妈是不用睡觉的。
可以说,千代用全部人生的三分之一来培养女儿。受她的影响,女儿也变成超人,能应对生活上的各种琐碎,并且走进相同的归宿——牺牲事业来成全家庭。
千代有前卫的女性意识,要求女儿变强变强再变强,却同样受传统文化束缚,要求女儿后退后退再后退,退到婚姻里。
从某种层面上看,这是一种双标。
千代教育福原爱独立。
所以福原爱 12 岁就能只身出国训练,谱写大女主人生。
却又要求福原爱辅助丈夫,主动成为自己生活的配角。
看到江宏杰在烤肉,会怒斥她:怎么能让老公做这种事情?应该由你来做!
不可否认,千代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然而,这种伟大,何尝不是一种悲哀——需要通过奉献自己,来体现自我价值。
这类母亲形象并不罕见。
在当代女性意识觉醒之前,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学校里的教育,都在渲染一种极端化、不健康的母爱。
母亲要学会牺牲,或者说有牺牲的意识,家庭就是一切,不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必须蓬头垢面,一副疲惫但慈祥的模样。
我们有理由赞美母亲的付出。
但,完全没必要歌颂母性,鼓励自我牺牲。
所幸,如今 80、90 后女性进入育龄后,大家的思维已从 " 家庭捆绑母亲 " 中解脱出来。
然而在千代的观念里,女性的归宿依旧是婚姻。福原爱曾多次提离婚,她都被蒙在鼓里,直到闹出丑闻才发现:女儿的婚姻,早已千疮百孔。
后来她灰溜溜地离开台湾,一定感到非常羞耻。
之后,就再也没有千代的新闻了。在福原家,离婚如天塌。我不敢想象,母女俩会因此产生多深的隔阂。
前段时间,福原爱度过自己的 33 岁生日。
千代由于腰伤,需要坐轮椅,与乒乓球无缘。
这次福原爱特地定制了一张矮点的乒乓球桌,让她坐在轮椅也能打球。这次不是合照,福原爱录制了一个短片,和母亲的日常。
看到两人对打,我眼眶发红。母女和解的场景,特别令人动容。
离婚后的这段时间里,福原爱经过窘迫、迷茫期,如今终于焕发新生。
热度下降后,生活渐渐忙碌起来。
她时不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工作上内容。
纪念第一次七点出门。
出席乒乓外交的纪念大会。
本来已经丢失的奥运会解说,没想到也如期而至。
据日媒的报道,富士电视台内部对福原爱参与解说,持反对意见。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决定用她,电视台相关人员坦言:" 找不到更合适的人。"
有趣的是,电视台还想压价,最后失败了。
一般有经验的解说平均日薪在 10 到 15 万日元,由于福原爱工作时间较长,且人气和专业能力在线,所以直接翻 10 倍,要求日薪 100 万日元(约人民币 5.9 万),服装费另算。
换句话说,福原爱优秀到甲方无法拒绝。
福原爱在创立自己的公司 omusubi 时,曾谈过自己的梦想," 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下,期待尽自己的所有经验,以非运动选手的身分,跳脱国界限制来推广各种活动。"
从这能看出,福原爱并非完全和母亲一样,甘愿为家庭付出一切。如今福原爱的成功付出,也是在向母亲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