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家庭,又何止一家
拐走孙卓的犯罪嫌疑人吴某如今已经被抓获。
当年同样被吴某拐走的,还有一名叫符建涛的男孩。
与孙卓不同的是,符建涛被吴某给了自家的二哥收养,符建涛也始终记得自己是被拐的孩子,记得母亲是谁,策划着如何寻亲。
当警方 9 月份找上门时,符建涛说:" 我知道你们是警员,我是被拐来的。"同时他见过孙卓被拐时的片段,虽然不清晰,但他认得出,那个人就是把自己带到山东的 " 三叔 "。
" 熟悉的人和别人看是不一样的,是一眼可以认出来的,当时我也是认出来了 "
符建涛从来没有忘记过记忆中的妈妈,在妈妈生日时,他说:"14 年简单的言语无法形容你的痛苦,感谢你做我的妈妈。"
虽然符建涛记得自己是被拐卖的,但因为始终都是 " 买家 " 将他抚养长大,他也不希望他们有牢狱之灾,所以希望妈妈给买家写谅解书。
对于儿子被偷 14 年,符妈妈并不想谅解,也无法谅解:
" 不谅解孩子养父母,但理解孩子感激养育之恩。"
" 拐卖孩子不用什么付出代价,他还照样可以回养父母家生活,这就是没有犯罪的成本。"
符建涛之所以会被买家抚养,不是因为亲生父母养不起,而是因为被买家偷走了。
与符建涛有点相似的案例是,曾经有一名叫程程的女孩在 6 岁被拐。9 年后,她凭着记忆找回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买家也被警方抓获。
尽管 " 买家 " 对程程不错,但这 9 年的时间里,对亲生父母仍然造成了极大的伤痛
程程也不后悔将 " 买家 " 送进监狱。
而同一时间比较戏剧与令人难过的是,梅姨案的受害人找回被拐 16 年的儿子后,儿子不仅选择和养父母一起生活,甚至还把生母拉黑了。
" 我只是想像一个朋友那样关心一下,可是他都把我拉黑了。"
不是每个被拐卖的孩子都能做出像程程或符建涛那样的选择,
孙海洋父母之所以没过多要求,也是怕儿子压力过大不适应。
和郭刚堂一样,他们都希望给孩子时间去适应,不要再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因此才尊重孩子的意愿。
被拐卖的家庭千千万万,真实数字有多少,不幸的家庭就有多少。
从孩子丢失的那刻起,这些亲生父母都度日如年,他们永远记得孩子离开了自己多少天。
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痛失孩子的 " 寻子店 "" 寻女店 ",他们不敢搬家不敢关店,甚至连手机号码都没更换过。
他们日复一日地发布着寻人启事,去寻找希望。
" 买家 " 不该被美化,
对被拐受害者也不必过多苛责
要清楚区分的是,买家与养父母完全是两种概念,不存在因为买家对孩子好就被定义为养父母,也不能弱化人口买卖的恶行。
什么是养父母子女关系?简单科普下:
" 通过收养的法律行为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
孙卓养母说,嫌疑人曾经表示孙卓是离异家庭弃养的,周边邻里也不知道孙卓的身世。
从上帝视角看,既然孙卓是被拐卖的,那抚养他长大的自然不算合法的养父母。
但对孙卓来说,在他原有的认知中,他一直都以为买家就是亲生父母。
结果突然被告知,自己原来是被拐卖来的小孩,抚养长大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一时半会,他对 " 买家 " 恨不起来很正常,也很人之常情。
情感界限中,真的不是只有非黑即白的爱与恨。
事后甚至还有不少媒体去访问受害者,处处引导孙卓的回答,造成各种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