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阿 Sa 凭《戏王之王》提名金像奖影后。而阿娇 ……
还没等到《梅兰芳》上映," 艳照门 " 先来一记重拳。
她的戏份被删得一干二净。
留给阿娇和观众的,也就剩陈凯歌多年后的一句夸赞了。
像是宿命般,上天很爱戏弄阿娇。
她又成了输家,Twins 的命运也在此分叉。
一个事业奔腾,一个的星途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差。
哪怕 16 年阿娇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出演被冷落的姨太太,仅有几场戏却贡献出全片演技高光时刻,并不比女一的章子怡差。
这也只引起业内和粉丝自嗨。
路人,早已不关心阿娇了。
更何况是向来埋没在标签背后、不被看到的演员阿娇?
普通女孩
曾有人问她最满意哪部作品。
阿娇的答案不是第一次出圈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是公司量身定做的《千机变》,也不是被称作古装神颜的《浣花洗剑录》。
而是《精武家庭》和《公主复仇记》。
一部做打女,一部文艺片,都是跳出 " 玉女 " 标签所做的尝试。
被问及想拍哪种类型的电影。
阿娇反复说任何题材都不介意,哪怕演一个疯婆子。
她不想再重复公司安排的玉女戏路。
好演员应该具备的自主意识,在阿娇身上短暂出现过。
早年,她不止一次在镜头前 " 反抗 ",说压根不想做什么玉女。
她憋着一股子倔气。
玉女是温润的,是笑靥如花的。
角色外、舞台下的她却常常黑脸不笑,不愿迎合大众的期待。
她坦言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娱乐圈。如果重头来过,可能会选择另一种人生。
之所以没有轻言放弃,不止为了赚钱养家,也是因为——
真的很喜欢演戏。
于是戏龄十八年的她,还会去参加《演员请就位》,以新人身份重新面对观众。
陈凯歌说阿娇不需要靠节目证明自己,阿娇却说这是她人生最大的挑战。
但,仅此而已。
阿娇身上宿命式的悲凉感,也源于——
她总是不争不抢,似水一样柔和。
却做不到似水般来去自由。
年初《浪姐 2》播出,有媒体爆料节目组邀请了阿娇。
但顾及到张柏芝,阿娇还是选择避嫌。
事后阿娇公司的回应很模糊,并没有正面否认这个说法。
这个选择,明显又是一次与机会失之交臂。
张柏芝靠节目小小翻红了一把;阿娇却像搞批发,成了网大专业户。
细看,无一不是消费色相的擦边球题材。
越没得选,越消费;越消费,越没得选。
阿娇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烂片漩涡。
纷争面前,每当自我与外界出现碰撞的时候,她总是选择退让。
明明不想做玉女,但公司说 " 还是要做 ",她服从了。
明明想走打女路线,但外界的声音告诉她 "28 岁了,很困难的 ",她放弃了。
短暂的反抗后,她最终还是缩回安全的保护壳里。
以至于从外来看,阿娇走的每一步,都像被宿命裹挟着前进。
娱乐圈困住了她,上天喜欢捉弄她。
她微弱的自主意识在这些纷纷扰扰面前,无力改变流水的方向。
结果是什么?
你会发现,曾经出现在她身上的倔气没有了。
如今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她对人对事好像真的 " 无可,无不可。"
已经坦然接受 " 服从者 " 的身份,很享受公司为她妥善安排好工作。
这一切,仿佛在很多年前已经写下注脚。
最近在综艺《因为是朋友呀》里,阿娇和几位好友聊起童年。
其实在座的谢霆锋、容祖儿、Twins 都是单亲家庭长大,唯独阿娇特别不同。
阿 Sa 早就把过去放下了,容祖儿则感恩不一样的童年带给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