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盖接诊的 18 号床病人,症状和传说中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高度相似,老盖猝不及防之下,被感染。
原本两年援非期满即将回国的老郑,正式投入了新的 " 战斗 ",前往 P4 实验室确认病毒、主动请缨进入桑宜村查找感染源……而和他相交莫逆的老盖,成了让老郑扼腕、让观众痛惜的第一波倒下的白衣英雄之一。
更让人泪目的是,剧里的老盖,其实并非完全虚构,因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创作,老盖和老郑现实里都是有原型人物的。
老郑的原型人物之一,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曹广,他也是中国第 23 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
当时曹广在非洲结识的好友医生就叫盖斯姆,昵称 " 小盖 ",在武汉留学近 10 年取得医科博士学位后,回到几内亚行医,4 年后牺牲于这场突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
现实生活中的小盖和曹广
" 这个片子做得非常细致,我的编号是 3481,剧里老郑的编号是 3281,我们援几内亚时第一个去世的病人床号是 18,剧里也做了还原,可能对于很多观众来说,18 床和 10 床没什么区别,但这个数字对我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数字。" 曹广此前在观影会上看片之后分享,作为亲历者,看到 " 老盖 " 出场的时候,他眼泪就绷不住了。
当年曹广也在个人微博上直播过自己的援非生活,有媒体统计,他发的 467 条微博里,至少有 61 条微博提及 " 小盖 ",剧里俩人打打闹闹的 " 兄弟情 " 其实皆来自现实。
包括开场老郑为了劝告老盖注意接诊规范,不要拥抱病人,俩人 " 拌嘴 " 的情节,当年曹广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都说过。
" 小盖 " 当了四年医生,没有休过一天假这个细节,也来自原型。
被小盖叫作 " 曹老西 " 的曹广,当年在日记里写," 盖斯姆的离去,是我当医生以来第一次经历自己的战友因公牺牲,悲痛万分。"
剧里面,老郑和老盖的情义也构成了前期剧情的最大看点。
老盖死在老郑怀里,留下遗愿要求老郑解剖自己的尸体,研究埃博拉是怎么杀死人类的,老郑为了继承老盖的遗志,申请延长援非期限,主动请缨到危机处处的桑宜村溯源。
寻找这次埃博拉疫情爆发的真相。
2.
关于 2014 年爆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国内大众多是从新闻里了解到的,没有切身体会过当中的艰险和恐怖。埃博拉病毒,其实比新冠病毒更可怕,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烈病毒之一,定性 4 级,致死率高达 50%-90%。
我们国家当时也派出了多批援非医疗队,战斗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对抗新冠疫情两年多后的今天,再看到以当时事件为核心原型改编的《埃博拉前线》,观众才有了更深切的感触:原来,有人一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拯救世界!
《埃博拉前线》里,罗晋演的郑书鹏、刘天佐演的谢虎、王建国演的陈队、李子璇演的小护士等都是病毒爆发前就驻非洲支援的医疗队成员。病毒爆发后,由许亚军饰演的传染科主任冯刚,也在国内积极备战,即将率队出征前线。
昨晚更新的剧情里,冯刚对备选队员们说的那番话,真的让人想哭。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一个个都想奋勇上前线,但不是所有人都符合高标准的培训要求,就质疑领导为什么不能再给个机会。
冯刚说,因为容不得错,出错就是牺牲。" 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感染了,你们想想,我会怎么样?会带着你的魂,归故里!你们的骨灰,将会永远地留在异国他乡。"
讲真,医护群体的勇敢和担当,过去的两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太多,但隔着新闻和屏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付出和伟大,但脱下战袍,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恐惧和脆弱、疲惫和彷徨,也应该更多地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