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方式,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
从大威第一次拥有教练,并开始参加青少年比赛,就一路连胜,奖杯拿到手软。
没多久就引来经纪人,谈投资合作。
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大威这个横空出世的网球神童。
但这种理查德的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
也是有的。
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他严密地按照自己的规划,掌握着女儿的人生,不允许有任何偏差。
比如,即便找到了专业教练,理查德还是希望用自己的方法训练孩子。
他会在训练途中打断进来,指出教练的方法不对。
将经纪人拒之门外。
直接用一声屁,粗鲁地终结了这场谈判。
他还不顾教练的建议,决定终止大威继续打比赛。
甚至因为一时兴起,就一意孤行地炒了教练的鱿鱼。
大威将要参加比赛前面对记者的连环追问。
理查德也会直接上去打断采访。
对于孩子,理查德也常常显得过于苛刻。
比如女儿赢了比赛,一度沉浸在喜悦之中。
没想到,理查德突然发怒,说她们不该吹嘘自己。
甚至后面冲动地要把孩子丢在车外。
回到家中,又略带强迫性地用一部动画片《灰姑娘》,给孩子上一堂思想教育课。
告诉孩子要保持谦逊。
长达三年,他不让孩子打青少年比赛。
坚持训练的同时,还要坚持接受文化教育,保证充足的休息娱乐时间。
所以高强度的网球训练之外,大威各门功课都不错,居然还掌握了四种语言。
影片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将理查德塑造成一个不完美的父亲形象。
他是矛盾的,多面性的。
他既希望孩子用网球挣钱,又不希望她过早地卷进金钱的诱惑。
既希望孩子在网球上成名,又不希望她过小地承受比赛的压力。
这正是鸡娃与保护孩子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
好在,这一切没有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妙就妙在,他似乎抓住了那个平衡的界限。
一方面得益于两个女儿本身确实对网球有兴趣。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理查德鸡娃,并非毫无章法。
他严格鞭策孩子努力,但一切都建立在融洽相处的基础上。
他还很强调家庭的团结。
即便是要将孩子送到佛罗里达训练,也要求全家一起。
而且他还有一位通达情理又有独立主见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