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屁股对着观众。
以及生活里最重要的原则:
死也不要低头(认输)。
02
" 不要被别人笑,要逗别人笑 "
谐星怎么换来自尊?
电影里呈现了师徒之间的三件小事。
第一件,化妆。
首次登台,阿武演一个女人。
为了引观众笑,他特意把脸化得特别丑,企图以此吸引笑声。
师父看到,转头就是一顿骂。
骂完还是忍不住教他:
请你用 " 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 的心态去化妆,因为,现实中没有女人会把自己画丑了。
不要被别人笑,而是要逗别人笑。
什么意思?
北野武似懂非懂。
上台之后,因为即兴表演,零经验的北野武演砸了。
师父在台上做了第二件事:
怼观众。
当阿武讲得不好却有人鼓掌时,师傅停下来表演,不让那个人鼓掌。
观众生气骂起人来,师傅也毫不退让。
北野武瞬间感动了。
然后他也有样学样——
有观众在下面一直讲话,他学着师父的姿势,帅气发火。
谁知 ……
场子被砸了,他被酒吧老板赶出来了。
怎么,怼观众有错了?我可是谐星啊!
北野武还是没完全懂师父的意思。
直到第三件事:
穿鞋。
北野武和师父喝酒,临走时师父起身,北野武噌的一下,乖乖地把师父的鞋子拿到跟前。
师父并不领情。
反而责怪:你还想不想做谐星啊?
见北野武一脸懵逼,师父只能做出正确示范:
你不应该把我的鞋拿过来,应该把旁边那双女士高跟鞋拿过来。
然后我装傻没发现,然后,我再吐槽你 ……
这不就是一个梗吗!
不就是一个包袱吗!
北野武这才懂了。
谐星的自尊,不是靠怼观众来获取,也不是用观众的掌声去填满。
而是不断地磨炼技艺。
说得残忍点——
用把 " 自我 " 完全献祭给舞台的方式,去充实那个舞台上虚构的 " 自我 "。
03
" 如果剧场关了,阿武怎么办啊 "
师父和今天的北野武很像,也是个固执的老头。
那时剧场快倒闭了。
谐星们纷纷离开舞台,走向荧幕,在电视上说着新兴的 " 漫才 ",赚钱开起豪车 ……
往日的徒弟们该走的都走了。
还有点良心的,会回来好言相劝:
师父,把剧场关了吧,跟着我干啊。
师父通通把他们骂走——
上什么电视,说什么漫才,那是喜剧吗?那能展现技艺吗?
走走走!
直到,连北野武也决定走了。
这场戏让人心酸:
师父用最难听的话骂着,可你看,他眼眶早已通红;
北野武语气果断,坚持要走,可你看,他再次低下了头,眼里全是不舍和愧疚。
最后,两人如何散场?
依旧保持谐星的体面,以一个 " 段子 " 收场:
师父讽刺他,诶,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会说笑话了,谁教你的?
北野武回应,这,不就是您老人家教的?
前者嘴角抽搐着忍住笑意;
后者,终于抬起头,果断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