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们得把控舆论方向,和后援会统一步调。
广大粉丝,也就是信徒。
身处食物链底端的他们,承包了一切脏活累活。
既是免费水军,又是氪金机器。
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指哪打哪。
信徒越真情实感,越倾其所有。
在圈子里的社会地位就会越高。
久而久之,这种不够健康的「神圣价值观」就变得坚不可摧。
饭圈也变得越来越激进。
高度的侵略性和攻击性,令路人叫苦不迭。
一切信仰,都与归属感息息相关。
而饭圈的运行逻辑和邪教非常类似。
善于立人设,讲故事。
一方面明星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另一方面他又是被资本控制的打工人。
人天然地慕强,又天然地怜悯弱者。
这种矛盾感,让粉丝甘愿成为「拯救者」。
也就是说:哥哥只有我们了!
这时一切复杂事件都被简单化,陷入了二极管思维。
比如,路人说一首歌难听,单纯是因为歌词或者旋律太烂。
但粉丝会认为,路人就是水军或对家,专门来黑哥哥的。
粉丝将自我价值和明星深度绑定。
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饭圈长城。
他们会通过做数据、买代言、追线下等等手段。
将明星身边的「威胁」铲除,并且不遗余力地向外界安利。
前有吴某凡发行单曲。
粉丝连夜斥巨资打榜,让他空降 iTunes 第一名。
但美国人依然不知道 Kris Wu 是谁。
反而玩起了梗:Kris Who。
后有某爽代孕。
即使碰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高压线。
粉丝还是致力于为她洗白。
直到现在,她的贴吧和后援会账号还有一百多万粉丝。
粉丝被洗脑而不自知。
而他们中大多数是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
青春期荷尔蒙旺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青少年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
额叶皮层控制着理性思考和推理能力。
但要到 25 岁,它才会彻底成熟。
所以年轻人冲动易怒,做事不计较后果,容易被带节奏。
而且青少年的逻辑也和成人不同。
比起社会规则,他们更在意同伴的看法。
一旦进入饭圈,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信息茧房。
一切话题都围绕着明星,世界变得非黑即白。
其他粉丝的点赞和评论会刺激他们的行动。
不断撕逼,能够加深身份认同,提高凝聚力。
疯狂氪金,刷数据,又加大了沉没成本,让他们更难抽身。
而外界的反对,会引发饭圈更严重的逆反心理。
一个人如果被团体边缘化,大脑就会变得愈发激进。
他们会为了寻求身份认同,站在主流的对立面,陷入自我感动的怪圈中。
虽然饭圈是洗脑重灾区。
但一味地妖魔化饭圈,反而会使人们忽略一个更重要的事实——
饭圈的问题,都源于饭圈之外的社会现实。
在网络时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严重过载。
互联网公司会利用大数据,精准投放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好让我们的大脑活跃起来。
海量的信息将人们淹没,霸占着人们的精力。
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经营人际关系上,甚至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