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静止,
而是同静止作斗争,
是创作,是创造。"
——诗人·泰戈尔
「逝于1941年8月7日」
代表作品:《飞鸟集》
……
01.
中国的网剧创作者,都应该感谢陈凯歌。
2005年末,《无极》的广告铺天盖地,一位叫胡戈的青年被吸引进电影院。看完《无极》,顿时觉得被忽悠了。一股不能不吐槽的冲动积蓄在胡戈胸中。
随着脑海中《中国法治报道》的画面出现,胡戈把《无极》剪成了一个搞笑、戏谑的凶杀故事,取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彻底解构了原片。
胡戈剪出《馒头》,只是给朋友欣赏。结果被传到网上,迅速引起狂欢。恶搞片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各大论坛,把凯歌给气坏了,并留下千古名句:
"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还记得《馒头》里的解说词吗?」
胡戈的一小步,却是中国网剧的一大步。
《馒头》火爆后,视频网站看到了小视频疯狂传播的潜力,纷纷把目光投向"自制"。胡戈为阿里做了一个布什被人扔鞋的营销视频《鞋袭》后,各大网站越发觉得有搞头。恰逢电视剧集版权费上涨,如此一来,视频网站开始试探着做起了短视频剧。网剧1.0版的大幕,就这么拉开了。
2008年,老牌网站酷6就找宁财神写过一个7集网剧《微客帝国》,但并未形成影响。胡戈爆红后,康师傅绿茶找到优酷,想复制《馒头》的奇迹,做一个病毒营销视频,优酷说,做一个营销视频,还不如做个短剧。拿到十几万后,优酷在网上大面积物色,终于物色到一个做类似视频的青年。
这个人,就是卢正雨。
作为港片资深粉,星爷脑残粉,卢正雨当年在网上表演过很多无厘头桥段。拿到十几万预算,卢问优酷,能不能我来演。优酷说你只要能搞出有意思的东西,想干啥都行。八集短剧,每集六分钟,请不了演员,租不起场地,卢正雨就在优酷办公室里拍。半年后,《嘻哈四重奏》搞笑短剧上线,一周一播。
网友们看了都说:就这破剧,这么短,还好意思周播?
结果8集播完,《嘻哈》总点击量,过亿。
「当年的卢正雨,还很胖」
这部剧不但完满完成了营销任务,还给视频网站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那就是靠自制剧吸引流量,并吸引广告主盈利。《嘻哈》第二季拍完,卢正雨就买了车,第三季拍完,就买房了。就在《嘻哈》热播之际,优酷彼时的对手土豆网,也联合中影拍了一部《Mr.雷》。对,就是"雷人"的那个"雷"。
光冲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哪个年代的产物。这剧不但剧情雷人,广告植入也很生硬。但在那个时代,算半个先驱,博得一大票广告主的青睐。
随后,《嘻哈》与《Mr.雷》隔空打擂,优酷与土豆之间,开启了一场自制短剧大战。优酷接连推出几部短剧。土豆见状,推出"橙色盒子"计划,每集投资50万元,砸出一部郑元畅主演的《欢迎爱光临》。点击率奇高,版权卖到海外。优酷紧跟着出品一部《我的泡沫之夏》,势头却被土豆压住。
于是乎,优酷又把目光投向微电影。搞了个"11度青春"系列。想必优酷也没料到,这一搞,搞出个大爆款,挖出一位如今改做演员的导演。
这个导演,就是肖央。
02.
1996年,从小心怀文艺梦的肖央,终于考上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肖央并没能当画家,考了北电。05年毕业,肖央在现实中四处碰壁,没做成导演,只能靠拍广告挣钱。就在拍广告时,认识了王太利。
90年代,王太利怀揣音乐梦到北京,歌手没当成,在音乐刊物当小编。他搞过音乐培训班,开过水煮鱼店,办过舞蹈团,始终没放弃心中那点文艺火光。做起了明星经纪后,他拍广告,偶然结识肖央,两人相见恨晚。
也正是受胡戈《馒头》恶搞风的影响,2007年,他俩组成"筷子兄弟",拍了音乐电影《男艺伎回忆录》,写了首《祝福你亲爱的》,引起网友注意。
「肖央也是恶搞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