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偶像行业深谙其中的道理,他们创作旋律洗脑、风格强劲的电子舞曲,采用欧美籍的编舞师和制作人,造型也向 HIP-HOP 和 ABG(Asian Baby Girl)风格靠拢。
曾经观众们会看到少女时代全员穿着制服细高跟跳舞,而 BLACKPINK 等女团的舞台上很少看见细高跟,在 Lisa 个人油管频道发布的舞蹈视频和为 YGX 拍摄的宣传片中,她甚至包着头巾,卷发、大耳环和裸唇色的造型也有明显的欧美风。
此外,客观来看,女团更容易吸引男粉,想要拓展粉丝群体的受众面," 如何吸引女粉 " 是需要纳入考量范围的。
随着女性主义思潮在全世界范围兴起,文化历来保守的亚洲,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青春有你 2》总导演吴寒曾告诉毒眸,整个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更强烈了,观众在生活中看到了中性化、实力强的女生,所以节目也顺应了时代。
而在韩国,探讨社会对女性不公与偏见的《82 年生的金智英》,出版即破 100 万册销量,似乎也能作为女性主义思潮风行的佐证。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Girl Crush 风格的女团成员,自然更容易受到女性粉丝的喜爱和共情——她们幻想自己像爱豆们一样,独立、潇洒、帅气。
Girl Crush 的隐性矛盾
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下,Girl Crush 成为女团市场的风口。但在这一流行趋势背后,Girl Crush 也存在争议。
有不少粉丝认为,KPOP 对 Girl Crush 风格的呈现,经常会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少女们在 MV 里穿着利落的裤装,舞蹈风格也偏向力量型和 HIP-HOP,但细看歌词中描绘的仍然是大同小异的恋爱心思。
即使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 Girl Crush 团体,BLACKPINK 和 ITZY 最近一次回归,主打歌曲《Lovesick girls》和《Loco》,歌词都是为爱痴狂的故事。
同时,性别议题在韩国本就处于风口浪尖。2018 年 APINK 成员孙娜恩照片中的手机壳上有 "GIRLS CAN DO ANYTHING" 字样,韩国网友质疑孙娜恩 " 使用女权主义周边 "" 宣扬女权主义 ",最终经纪公司出面澄清手机壳为品牌赞助商品,孙娜恩也删除了照片。
手机壳的标语尚且如此,Girl Crush 风格女团所呈现的面貌和歌词,也更有踩中韩国性别议题痛点的风险。
更进一步看,Girl Crush 风格本身,在女团爱豆的整体叙事下,是存在隐性矛盾的。
偶像团体本质是工业化的 " 商品 "。在韩国偶像过于完善的流水线工业下,粉丝追逐偶像,很大一部分是追逐公司所包装出的形象、公司的策划所讲述的故事。偶像的成功建立在粉丝经济之上,也意味着公司需要绞尽脑汁地迎合粉丝所喜爱的形象。
KPOP 的训练过程和打造模式透露出他们对标准化的认同:每个练习生在出道前都要经历漫长的训练期,在这段训练期间 " 听话 " 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出道之后,即使是更换穿衣风格、发色这样的 " 小事 ",也要听从公司安排。
换言之,即使是在专辑风格中以 Girl Crush 的风格示人,偶像本身也很难始终 " 做自己 "。
而追逐 Girl Crush 女团的粉丝,所憧憬的形象是有个性的酷女孩,爱豆成为她们想象的投射,即 " 女孩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偶像们规训于公司的规定之下,本身就与粉丝们追求的理想形象相悖。
以五代女团 ITZY 为例,ITZY 是符合韩流粉丝认知的 " 标准偶像 ",业务能力突出,出道至今舞台开麦率高达 90% 以上,态度勤勉,平时会泡在练习室练舞,并且至今没有恋爱绯闻流出。
而她们所属的 JYP 公司,是 " 三大 " 里相对行程最为密集、回归最为频繁的公司。同公司的 " 劳模 " 师姐 TWICE 几乎全年无休,粉丝经常抱怨 " 死亡行程 ",成员俞定延在直播里说过:" 我们想向粉丝们展现欢快开朗的面貌,但却经常无法掩饰疲惫的状态。"
到了 ITZY,她们的标签是 " 劲舞团 ",舞蹈强度比一般女团更高,高强度舞蹈和密集的行程之下,最终成员几乎都有一身伤病,下雨天关节会有疼痛感。虽然团体已经出道 3 年,但 ITZY 最大的成员也才 21 岁,这样的年龄带着一身伤病努力唱跳,唱着 " 我的人生要按自己的心意 ",似乎并不令人信服,也很难被粉丝当成 " 想要成为 " 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