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
年赚好几百亿的TST被查了,
资金被冻结6亿,
意料之中的叫好,
韭菜长高了,终于到了收割的季节,
恨为什么不早点查,
其中涉及到的明星基本也跟着翻车了,
明道辛辛苦苦创造的霸道总裁滤镜彻底碎了,
飞轮海里唯一没怎么翻过车的大东,
及给张庭站过台的明星无一幸免,
一圈看下来,
小陶虹成了最聪明的人。
就是有点好奇,这些明星会不会因此被追责,
正常来说的话,只要参与过宣传,是不是就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总之翻车是意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来的如此突然。
演员转行经商的不少,
但做到他们这么大,
年入百亿,
光年纳税就有21亿的,
真没几个。
张庭夫妻之所以能把一个护肤品品牌做的如此之大,
其实早就有所铺垫,
他们曾共同成立经营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美国旭升房地产集团,
现在林瑞阳的微博认证标签还是房产,
只是这家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不叫林瑞阳,也不叫张庭,而叫林吉荣,
所以很少人会把这家公司跟他们联想到一起,
加上零几年时候张庭还在积极努力拍戏,
就更不会想到她会去经商了。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
他们以美国旭升房地产集团名义捐出10万元为灾区支援,
这才得以曝光,
然后当时就有人爆出,
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林吉荣,其实就是林瑞阳的曾用名,
但这家公司并不是真正的美国上市,只是美国挂牌,门槛相当低,
也并非传统概念里的房地产开发,
而是代销,
换句话说,就是替开发商卖房子,
不扒不知道,
后来TST的洗脑模式其实在这个时候就有了雏形,
开盘仪式请来咆哮帝马景涛,
来了段咆哮式开盘,
这阵仗,
这气势,
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几年正是房地产行业上升期,
"狼性企业文化"刚刚兴起,
大家还是很吃这套的,
赚了不少钱,
但,又因为炒股赔了精光,
但因为房地产需要很多资金投入,
他们转做成本相对低些的护肤品,
恰好1996年就研制出活酵母护肤品,TST在当时已经有了雏形,
不过当时只在中国台湾销售,
2013年以2000万注册资金成立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依然是林吉荣,正式推出品牌"TST庭秘密",
实现市场化,自己做代言,
2015年注册资本升级到5000万,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张庭的演员事业基本等于暂停,
出了一部还算不错的《武媚娘传奇》,
和范冰冰、张钧甯成了好朋友,
然后就没了。
张庭平淡的微博中开始有了品牌露出,
露出时基本是以母爱、孩子、父爱、美丽这些词语铺垫,
还不至于让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