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有朋版是小孩装大人,当时他不到三十,由于矮了点,确实缺点教主风范,不过也算符合张无忌被勉强推上教主之位的设定。这版是 8090 后的童年记忆,也最喜欢它,因为美女如云。
然而这版的瑕疵也是有的,贾静雯娇柔有余,狠辣不足,她太爱撒娇了,没演出赵敏的杀伐决断,书中没恋爱时的赵敏比男人狠多了。以及张铁林的杨逍,让人想大呼出个洁版的程度。他强吻小陶虹那一幕,天涯论坛人送外号口条张。
吴启华版确实年龄整体偏大,他 37 岁和杨逍(张兆辉饰)还不是最离谱的。离谱的是 52 岁的刘松仁演张翠山,46 岁的米雪演殷素素。这俩人死的时候也就三十来岁,每次看到刘松仁的脖子上堆的肉和颈纹都有点不忍卒视。
王晶也不用拿吴启华做挡箭牌,吴定妆照时全港吐槽,金庸还出来替他讲了几句话:" 我没有看过吴启华的古装扮相,但是从《妙手仁心》中知道他演技了得,就算被外界批评造型不好也不重要,相信演技可以补足。"
这是说话的艺术,夸了演技没夸适配度。吴启华确实在演技上弥补了一些,这版张无忌人设也较好,对赵敏一心一意。黎姿够艳,佘诗曼虽嫩演得挺稳,素手裂红裳那段是各版本中最到位的。
但是年龄感还是遗憾的,如果吴启华能更像个少年而不是中年,会是最好的版本。
邓超和曾舜晞的张无忌就不说了,可以忽略的版本,我竟然忘了曾舜晞才是最年轻张无忌,比梁朝伟当年还小一岁,但有些人年龄合适也没用。
1993 年,《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结尾,赵敏对张无忌说:我在大都等你。
从此,她再没等到无忌哥哥。
这部电影原本是有下部的,只是恰逢香港武侠片势微,李连杰片酬又涨了,从此变成烂尾。有很多人非常怀念这版,并不是因为它拍得好,而是选角合了大家心意。
张敏骨相硬朗,男装清俊,她又长得很精明,白衣翩翩一回眸,完全符合读者对赵敏的想象。
黎姿既演过赵敏又演过周芷若,电影版有几个黑化的角色,周芷若是最极端的,兼芷若之阴与朱九真之毒,从始至终都与宋青书勾结,暗算张无忌,到了心理变态的程度,从动机上说不通。
当时王晶正迷恋邱淑贞,把小昭改成女主角,夺目的红衣红唇,有喧宾夺主之势,还不舍得让她扮丑,导致很多人对这版小昭念念不忘。
李连杰的张无忌也是所有版本里惟一腹黑的,不懦弱,一心复仇。我个人觉得倒是一个创新,李连杰常常是一脸正气的大侠,但他很适合演心机重的人物,《投名状》就演得很好,一脸正气才带有迷惑性。
王晶的世界观可能是比较悲观的,他的电影里纯粹的坏人多,纯粹的好人少,他不太忍受张无忌是个不顾大局的滥好人,所以他对原著的认同还不如吴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