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台湾经济腾飞,很多日商去台湾工作,日式酒店就是为了缓解这些异乡人的寂寞之心。这部剧精良的制作很好地还原了当时的灯红酒绿。
▲《华灯初上》中的酒馆
这部剧上映后,台湾地区的网友分享了自己曾经的 " 条通岁月 "。
网友表示,当时打开日式酒店门,印入眼帘的就只有 " 高级 " 两个字;高尔夫球、插画、日文等都是 " 必修科目 ";小姐们只陪酒,不出场。
也有现任妈妈桑表示,剧里那句 " 我们卖的是暧昧 " 让人真正了解了日式酒店文化。
在酒店这样的欢场里,免不了男欢女爱、风情月意,亦或者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所以《华灯初上》主打的爱情与悬疑,是一种很聪明的结合。
▲《华灯初上》剧照
整部剧的用心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既然描绘的是条通文化,却没有刻画出时代大背景,让这部剧还原有余、深刻不足。
例如,当时的条通里到底有多少酒店?每间酒店又有什么样招揽生意的不同之处?为什么酒店文化在当时如此盛行?酒店小姐或是妈妈桑在当时条通里的地位,甚至是社会地位是怎样的?周遭邻里又是如何看待酒店的?
在《华灯初上》中,我们只看到 " 光 " 一间酒店,没有其他酒店作为对照组。
就算第二季里有了宝宝开的 "Sugar",我们也仅凭他说的," 条通太死板了,要让他的店成为这里最火的店。" 但他所谓的 " 死板 " 到底是什么?
▲ "Suger" 的老板,男妈妈桑,宝宝
缺少了时代背景的刻画、没有放到更大的脉络之下,这是 " 精良制作 " 的遗憾之处。
爱情固然重要,生存也固然重要,个人小历史也很重要。但我们回到剧中,每个人都有必须待在酒店工作的理由,但每个人的理由又不是 " 充分必要 " 条件。
即便 " 卑微 " 的爱情是为了反衬出小姐们的失意和痛苦,但剧中也没有交代所有人的背景、入行的理由、生活里的困苦。所以还是那个问题:不深刻。
于是一切便成了霓虹灯下的小情小爱。
▲《华灯初上》第二季剧照
如此,第一季猜死者,第二季猜凶手,当悬疑的成分大过于时代和人物本身的刻画 ,其他本该更为深沉的内容就会黯然失色。
于是酒店文化只会沦为 " 还原度 " 很高的背景,错失了它本可以自我表达的丰富。
作者 | 温棠
编辑 | 季洁
排版 | 菲菲 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