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时代在发展,生活在更新,为儿女操心的习惯却很难改变。
花尽心思钻研美食,不为冲击国际大奖,只为亲闺女的一句认可,偏偏闺女却把我们视为她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害,等她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知道,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
年轻时信誓旦旦绝不会给孩子带孩子,老了才体会隔代亲的快乐,每到寒暑假想让孙子承欢膝下,还得跟亲家母比稿才能确定娃的最终去向。
这不得逼我拿出年轻时搞定甲方爸爸的六成功力嘛?
生活的小困难每天都有,现在我们能预想到的解决方案,或许三十年后不再适用,但都到这岁数了,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呢?
乐呵呵地用脑思考,问题能迎刃而解,顺便也防止了小脑退化,实在解决不了,那就继续交给时间吧,毕竟 "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
况且,只要心态不老,更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的老年生活都是快活的。
这不仅是我的老年生活,也是我今天的生活
刚开始还觉得这部小短剧是 " 现实主义题材 ",许多情节都与现实新闻里的大妈们对应上。
比如打着低价旗号,实质变着法子收钱的旅游景点,现实中就被一些精明大妈反过来薅了。
去年有记者暗访了一个 198 三天两夜的旅行团,车程很长,住宿条件简陋,吃的是馒头就咸菜,购物点还一个接一个……却丝毫不影响大妈们在景点愉快地 " 茄子 "。
遇到卖力推销乳胶产品的,大妈们不仅不为所动,还直接躺下休息,只要大妈们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推销员。
其实,大妈们分得清哪些是坑,哪些是托,哪些真能占着便宜,心里跟明镜似的……
来源:半岛都市网
随着剧里大妈们的行动不断升级,我开始品出了《大妈的世界》里充满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它不仅呈现了新老年群体的生活,也是借大妈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的生活。
剧里的大妈们为了鸡蛋盲盒疯狂,一个不小心让肉鸡身价飙升,造成奇怪的通货膨胀,几箱鸡蛋送货都要出动武装押运。
很浮夸吗?可是年轻人的圈子里,同样有对盲盒狂热失控的玩家。
按照目前盲盒玩具的游戏规则,盒子里的玩偶分为普通款和隐藏款,一旦抽到了隐藏款盲盒,它在二手市场上的价值会上涨 5 倍到几十倍不等。
原本任何事情都应适可而止,可在极具差异性的价值刺激下,许多消费者失去自制力,有人一次花 7000 元,直接买一箱,就为了开出一个隐藏款,甚至有人一年耗资过百万还停不下手。
那些失去理智的盲盒狂热玩家,不比剧里争抢盲盒鸡蛋的大妈疯狂吗?
" 篮球场争夺战 " 的故事,则是借大妈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身边沉迷剧本杀的朋友。
剧情说的是樱桃小区的舞蹈队,为了排练广场舞和年轻人以及乱停车的车主们争夺场地,激战几个回合,王大妈率领姐妹们夺得主权,却又主动提出把篮球场还给年轻人挥洒青春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