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着力体现每个人物的复杂性和他们的宿命。
三凤和五风的矛盾是贯穿全剧的核心主线,老三造业太多,下场也最为凄惨。
最后的戏剧高潮,就是三凤独女冬子自杀。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生活撕碎了给人看",而编剧在铺陈这段情节时,彰显了什么才是真正高级的悲剧。
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人物逻辑都正常且合情合理的,但最后还是朝着不可挽回的崩溃、不幸、毁灭,一步步滑落。
让人不禁地唏嘘感叹。
这就是杨亚洲所看到的生活,不全是悲剧,也不都是喜剧。
他总是将镜头对准最普通的平头老百姓。
有句话叫"赵宝刚把普通人拍成明星,杨亚洲把明星拍成普通人"。
杨亚洲曾在访谈中直言:
其实最吸引我的,一直都是大家生活中的事,熟悉的,看得见的,可以摸得着的,这种熟悉的力量胜过任何题材。实际上这个是我在创作当中怎么说呢,是法宝,就是说你在生活中,你对这些东西有兴趣有感悟,你从他们身上去提炼一些东西,完了之后搁到你那艺术作品里,完了之后再回馈这些普通人,让他们去检验,他们肯定觉得你是真实的。
但这种普通故事,往往是最难拍的。
所有看电视的观众全是专家,逼得主创不能说假话,不能不说人话,不能矫情。
编剧高满堂为了《家有九凤》能有血有肉接地气,采访了几十个大家庭。
回望他的六十余部作品,现实主义精神一以贯之。
他走的,一直是跟老舍一样的"人民艺术家"路线。
它的描写全无晦涩高深,都是极质朴的语言,每个人都能看懂,但除了他没有人能写的出来。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巧若拙"的《家有九凤》。
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川流不息,同时也在守护现实主义中,成就了一部难忘的经典。
编导这种堪称匠人一般的钻研精神,在当今的影视剧创作中已经濒临绝迹。
这种平淡但不平庸的故事;
这种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并引发深思的故事;
这种情感与现实能产生碰撞,追完后迟迟无法走出抽离的故事,
已经多久没再见过?
老妹儿已经记不清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能记住的,是短短26集,居然犹如史诗般荡气回肠(搁现在分分钟注水成52集塑料《小初家》)。
厮打大闹时让人皱眉唏嘘,侧脸流泪时让人痛彻心扉。
这种感同身受、百感交集,才是真真正正的好剧。